媒体:本届珠海航展后 中国无人机彻底封神(组图)

大鱼新闻 军事 1 month, 1 week

当初上面刚刚提起“低空经济”的时候,大家还感觉有点懵懵懂懂。但今天,当各种神奇小飞机在珠海航展上露面的时候,我想我们终于就能理解“低空经济”的意义了:发展“低空经济”,意味着我们打开了一个比汽车工业小但比传统航空工业大得多的市场,意味着我们获得了一个提高整个社会效率的机会。

本来铁桶一般的航空工业体系里,突然被撬开了一个名为“低空经济”缺口。



而这一次的航展,则彻底证明了“低空经济”的能量到底有多强悍——和以往的任何一次航展都完全不同,低空经济和无人机产业爆发了——在过去,航空业是巨头们的游戏,哪怕有海量的资金和通天的技术,也只能如履薄冰一般试着下场玩玩。但低空经济不一样,入局的门槛比起传统航空工业要低得多,这就使得大量初创的民营企业得以进入这个行业。

这些初创的民营小企业,个个野心勃勃,所带来的活力远胜于庞大的传统航空巨头,迭代速度也远超传统飞机产业。不客气地说,中国现在已经是全球无人机和低空经济首屈一指的大国和强国。更别提中国本身就有极其强大的电子工业和新能源电池产业......如此这般再发展十年,西方落后我们的距离只会越来越远,别说尾灯了,连我们的尾气都接触不到了。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中国的无人机和低空经济。



如何理解“低空经济”

在正式聊之前,我们得先弄清楚“低空经济”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根据官方的权威定义,“低空经济是以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主要包括低空基础设施建设、低空飞行器制造、低空运营服务、低空飞行保障等环节,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对于培育壮大经济新动能、拓展城市发展空间、赋能社会治理、促进军民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翻译一下就是:无人机和与之配套机场、空中管制系统等等设施和活动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引子,我们要用这个引子去给不同的对象(产业/城市/公安/海关/部队等等)带来新的想象空间。

简而言之就是:每一个领域,都值得用无人机再做一次。

为啥低空经济能带来这么大的想象空间呢?因为空域本身也是一种资源,传统来看,不管是军事还是民用聚焦点都在3000米以上的中高空领域,而3000米以下的低空空域很长时间以来都是空白的闲置状态。



来源:中国电科《低空航行系统》

现在,情况就不一样了,低空空域逐渐开放,闲置的资源可以利用起来了——真高120米以下的W类空域,是中小微型无人机的领域;120-300米的G类空域是中小型商用无人机的地盘;300-1000米的E类空域则是大中型商用无人机和飞行汽车的天下......最终,人们希望能够把低空经济的范围拉升到3000米的高度。

举个例子吧,在没有“低空经济”概念的时候,一个大型工业项目所需的基础设施可能就只有公路、铁路、电力、水务、供暖、联网这几类。而在有了“低空经济”的概念后,可能未来还要考虑把低空飞行器的相关设施加上。

中国这么多工厂、学校、社区、医院和机关单位,

如果能实现一个高水平的无人机利用率,你说这得是多大一个盘子?

以本次珠海航展上中航工业的HH-100商用无人机系统来说,其航程达到了520公里,速度达到了300公里/时,载重则有700公斤,虽然看上去载重不多,但无人机的结构和维护相比起常规飞机来说要低得多,后期运营中可以很快地摊平成本——这对于中国广阔的西部地区的物流来说,是一个极其有用的方案——对新疆西藏内蒙来说,每一个乡都配上一个正规机场时肯定超出成本的,但每一个乡配备一个仅有简易跑道的无人机机场却并不是遥不可及。

所以也难怪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低空经济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202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也明确提出了要打造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



中国的低空经济,有多庞大?

其实看看周围的生活,我们就能发现,其实低空经济的时代已经到来了。

首先就是无人机早就已经成为了一种和手机、相机一样的消费电子产品,几乎每一个大商场里都会有大疆的门店——门店能普及到这个程度,已经证明了中国有相当庞大的无人机消费需求。

而且,这两年,我去内蒙和新疆旅游的时候都是直接在网上买的包车服务,而在挑选包车的过程中,我发现大量的商户都会提供无人机跟拍服务。



另外,当年很新锐的农业植保无人机飞手,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很常规的职业,甚至已经卷起来了。2017年第一批做植保无人机的飞手们,只要肯干,一年30万不在话下。但现在,干这一行的人已经越来越多,价格战也就不可避免——最开始一亩地收费要5.5元,但现在已经卷到了3.5元。

无人机为代表的低空经济,其实早就已经在社会上发光发热,早就已经在市场上活跃——提出“低空经济”,只是开始将这一种市场上的暗流变成“显学”,让它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

2023年底,中国已经有了126.7万架注册的无人机,同比增长了近三分之一,研发企业已经超过了2300家,运营企业近2万家,产品有1000多款,仅仅是无人机制造运营就有1264.3亿元的产值。深圳一个城市就有包括大疆创新、科比特航空、一电航空在内的1730多家无人机相关企业。

发展到今天,珠海航展上的种种无人机产品,已经证明了中国无人机行业的水准和中国低空经济的潜力——全世界七成以上的消费级无人机都是我们的产品,全世界近六成的工业无人机都来自中国,珠海航展上的每一台无人机拿到别的地方去都是拳头产品。

我们已经是毋庸置疑的第一无人机大国和强国了。



中国的低空经济,底气是什么?

如果我们把时间拉回到2008年前后,日本人在无人机产业上其实有比我们好得多的条件。

以无人机的遥控设备为例,最开始的时候,国内厂商用的是日本的futaba遥控,这东西今天都很顶级,高端的产品可以到1万多元,比现在市面上很多无人机整机都要贵。但问题是futaba的产品入门门槛实在太高了,新人拿到机器后要调整半天才能用,而且还不能同步无人机视角。

这就是当时日本企业的强势地位,那些搞电子技术的日本企业具有先发优势,就是可以这么任性。

不过,这种任性并没有维持很久。因为很快,就是我们熟悉的国产替代剧情了——中国庞大的理工科教育开始显现它的威力,每年培养的航空工业人才数量比全球其他国家加起来还要多,如此庞大的人才队伍,自然就开始了内部竞争:一部分人进了体制内,一部分人做了别的行业,还有一部分人则开始筹备颠覆整个行业体系。

一旦到了开始卷的时候,中国的遥控设备就要起飞了。

遥控?那不就是无线通信么?这东西中国人可太擅长了。985/211的理工科学生们这次高低要整死那些节奏慢的像蜗牛一样的老牌企业——2016年到2018年正是无人机行业销量飙升的时候,但在这个黄金时期里,日本的电子、马达、电池厂商却一个都挤不进来。

是日本市场不需要无人机么?

并不是,日本的商店里已经堆满了大疆的飞机,但日本厂商当时连哪怕一款产品都拿不出来。甚至到了最近两年,当日本政府宣布禁止使用中国无人机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命令根本出不了东京都——因为连日本本土的无人机产品都在用中国技术。

确实,futaba就算到了今天也是很强,价格也很高,但比起新人看两遍说明书就可以“到手即飞”的大疆,futaba确实不适合更多人使用。

这就是被东方大国卡脖子了。

因此,中国的无人机和低空经济能搞这么好,根基其实已经在很多年前就打下了——但凡拆开一台无人机,你就会发现里面的东西简直太眼熟了:风扇、散热管、无刷电机、GPS模组、存储卡、锂电池、碳纤维结构件、摄像头以及包括信号处理器在内的各种芯片。

你拆开一个笔记本电脑、拆开一台手机甚至拆开一辆汽车,很可能也会见到这些东西。

因为从90年代开始,我们就在做国外品牌的代工厂,我们就在不断制造各种消费电子产品的零部件,08年前后更是接入了苹果的供应链,与此同时,半导体、光学、电池、通信、材料等等领域也在发力——这一场从90年代到2008年的奋斗,使得中国企业和先前大不相同,我们已经掌握了手机、汽车、电脑在内的种种复杂产品的制造知识——虽然当时我们的东西比不上外国产品,但我们已经知道该怎么做了。

这种“知道该怎么做”的背后,是我们对于产业链、对于开发流程、对于组织形态的深度认知——而后来的人,不论你是做无人机还是做机器狗,这些认知你都可以在国内市场上获得——这也就是为什么越是新兴行业,中国企业就越是表现优秀。因为前面的人已经给后来者打好了样,给你演示了该怎么做,你就不用从零开始了。

今天,在无人机的市场上,中国企业已经占领了头部地位,获得了巨大的市场份额。这也就意味着中国厂商能够从无人机行业的收入里获得最多的现金来反哺自己的研发团队——而西方企业在无人机市场上的存在感实在太弱,市占率实在太低——他们要如何靠着个位数的市场份额来与我们的研发团队竞争呢?

我们已经不再是追赶者了,我们已经有先发优势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