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叶换饭”的剧本一眼假 为何总有人情愿上当(组图)

6Park 生活 8 hours, 8 minutes

有人花钱吃喝,有人花钱点歌,有人花钱美容,有人花钱按摩,眼瞅着这年关将近,有人为待业青年出了一个奇招:花钱工作。每天只需30元,你就可以获得一个工位,中午还能享受两荤一素的午餐。从此不用再费尽心机地隐瞒家里人,每天都能堂堂正正地假装出门上班。

为了提供更沉浸的打工感受,这位提供工位的好心人还会定期巡视工区,让你有上班摸鱼的快感。



乍一听,这个提案非常没谱。

但世界已经够癫了,打工人之间的相互救赎只会让人觉得内心暖暖——太好了,我就知道自己的怎么样都不会完蛋。



付费上班是纯属添乱,但有人却能用真心换一顿免费的午饭。

在这个“人人自危”的时代,我们还能指望人与人之间的守望相助吗?

01 换饭赛道上,挤满了吃不起饭的博主

“你好,我可以用一片树叶跟你换一顿饭吃吗?”

十级冲浪选手的你,一定刷到过类似的视频,并且为其中主人公的故事深深动容。

上个月还在模仿向佐搞抽象,这个月就变成了全民热舞《APT》,在短视频热梗日新月异的时代,以物换饭,已然悄悄变成了互联网上经久不衰的流量密码。



当一个饥肠辘辘的年轻人走到小吃店老板的面前,带着小心翼翼的语气问出这句话时,你会期待他得到怎样的回应?

慷慨大方的老板,二话不说就答应了这个无理的请求:“不要树叶也行,你饿了咱就给你弄。”



务实精明的老板,会当场送你啐你一口,再送你一句:“换个X。”



而更有节目效果的老板,会先用颇具压迫感的体型晃你一下。

当你以为他要用手中的钩子解决掉面前这个贪得无厌的“乞讨者”时,他突然画风一转,温柔地问道:“你怎么不早点来。”



大多数小老板,就算自己的生意也做得不大,但还是会欣然接受面前这位陌生人的请求。

比如这两位开陕西小吃的夫妻,男主人看小伙子张了口,就赶忙安排他坐下吃口热的。

反倒是老板娘仔细询问了他的境遇,并且坚持收下了他口袋里仅剩的三块钱:“钱我收下了,给你上一个三块钱的小套餐。”



原来,老板娘只是象征性地收下了他的零钱,却端上了一份实打实的超值套餐,临走的时候还硬塞给他几百块现金。

既为他保留了尊严,又提供了真正的帮助,这待人接物的情商之高,让评论区里啧啧称叹。



最后,这片叶子的许诺终于兑现。

这不是一片随随便便的叶子,而是博主精心制作的叶雕作品,上面的图案正是老板夫妻两个20年前当兵时的合影。

20年过去了,男主人已经变成了大腹便便的光头大汉,嫂子还是那个满面红光的嫂子。

虽然没有携手走向大富大贵,但一个温暖的小店足矣让夫妻二人的爱意落地生根、开枝散叶。



在以物换饭的赛道上,有人拿出了精湛的叶雕技艺、有人送上了自己亲手钓的鱼、还有人无以为报,只能承诺帮老板拍一条宣传片。

但博主们的才艺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一个个愿意送上免费饭菜的小商贩身上,大家看到了一种带着烟火气的江湖侠义。



他们有的是为了一家人起早贪黑出门摆摊、连孩子都看不到一眼的单亲妈妈。



有的是努力打拼只为让一家五口搬出50平米的小房子,给儿子一个单独卧室的年轻夫妻。



还有的是从小因病残疾,只能靠煎饼摊维持生计的“拐杖哥”。



他们的人生或许已经是一地鸡毛了,但仍然愿意尽自己的力所能及去帮助一个素昧平生的路人。

尽管这些视频不断被质疑是消费善心、剧本摆拍、变成了博主们0帧起号的工具,甚至被扒出同样的剧本被不同博主多次翻拍。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也让大家看到了一种朴素的善良。

侠肝义胆的店家,知恩图报的百姓,这是武侠小说常有的桥段,放到现实中的今天大家依然喜闻乐见。

这类视频能够持续霸占眼球的原因,是因为大家都爱看普通人认真生活、用心经营小生意的样子,大家都喜欢这些下意识流露出的善意,因为那才是人与人之间最可贵的联结。

就算是剧本、哪怕是摆拍,大家也愿意相信这样的前期准备是出发自善心,也终将会以善意为落点。



因为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善意,即便没有镜头对准时也无处不在。

02 陌生人父母互助条约

每到长假、过年这种人口流动密集的时节,散落在全国各地的打工儿女踏上回家路,经常遇到需要帮助的老人。

他可能是站台上那个扛着麻袋做的行李箱步履蹒跚的路人。



他可能是笔直地坐在高铁座位上,不知道怎么调节座椅靠背的隔壁旅客。



她也可能是独自坐着轮椅乘公交的阿姨,举步维艰可是永远不愿意麻烦任何人。



这些老人不是别人,他们很可能就是我们每个人的父母。

你可以选择视而不见,也可以送上自己力所能及的帮助,然后骄傲地告诉全世界:这是谁第一次坐高铁的爸爸?我帮了个小小的忙,不用谢。



为了让彼此的父母出门在外“行有所依”,有人发起了一个虚拟的倡议:在外遇到了需要帮助的老人,就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尽力所能及帮助对方。

这一次我帮助了你的爸妈,有可能下一次你就会帮到我的爸妈。这属于陌生人之间温暖的默契约定,被叫做“陌生人爸妈出门互助条约”。



张馨予,算是公开签署这条本不存在的协议的第一位明星。

去年,她一条10秒的视频发布以后火速登上了各大热搜榜单。

没有剪辑、没有专场,这条超过800万人点赞的视频从头到尾只有一个信息点:她从一个佝偻着身子的老人那里买了一个闪着光的气球。



有了明星的热度加持,视频传遍了大江南北,最终也传到了老人子女的眼里。

老人的女儿火速做出了回应,说自己的家庭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但也不愁温饱。爸爸卖气球并不是为了讨生活,只是认真地把这件事当成了自己的事业。

没有卖惨、也没有感恩戴德,几句话勾勒出的父亲形象,似乎更像是千千万万个普通家庭的老人了:不缺吃穿,但永远停不下来。

如果你遇到这样的老人,你不必慷慨地包下他所有的气球,你只要挑选其中一个。这对你来说并不形成负担,还可以帮助他早点收工回家,更是在变相帮助他确认——他还是个“有用”的人。



曾经大家为了“扶不扶”争论不休,现在却愿意毫不犹豫地伸出双手。

哪怕自己只能陪对方走一小段路也没关系,只要善意形成了接力,“下个路口还有千千万万个我”。



比起熟人之间的帮衬,陌生人之间的善意有时候更为动人。因为它总是不计回报、随机出现、然后消失在人海。

当我们行走在人生的道路上时,总要仰仗这些闪闪发光的陌生力量。

03 出门在外,仰仗陌生人的善意

事实上,不用一片叶子也可以换来一顿饭,不用签订协议也应该得到帮助。

朴实的网友会告诉你一个朴素的道理:所谓中国人的善良就是,借钱可能没有,但是绝不会让你饿着。



早在“以物换饭”的赛道还没被发明出来之前,免费吃饭就已经是一些小饭馆的“潜规则”了。

“如果你现在遇到了困难,或者还没有找到工作,可以进店免费吃面。”

为了尽可能地降低来免费吃饭的人的心理负担,小老板们想了许多个方法,比如说出暗号“10元套餐”或是“单人套餐”即可,吃完直接走人。



成都的一位面馆老板,更是想出了一个别出心裁的方法。如果你想要免费吃面,甚至一句话都不用说,只需要在爱心墙上取下一张贴纸递给服务员就可以了。

免费的午餐照进了现实,而提供这一切的人唯一的期望就是:在你有能力的时候,也记得帮助一下需要帮助的人。



豆瓣小组“「陌生人的善意」接收和发送小组”——这个隐藏在互联网一隅的微小社群中,记录了许多陌生人之间令人动容的高光时刻。

有人把摔到满身是血的外卖骑手请进了家,还帮他涂了碘伏,后来又收到了他送来的西瓜。



有人给村里的留守老人放了一个月的豫剧,大家都看得津津有味。



还有人在逛商场的时候给躲在卫生间里吃饭的保洁阿姨送了一颗橘子。



对陌生人释放的善意可大可小,但不分高低,只取决于你的个人意愿和力所能及的范围。

有人为帮助自己的外卖员点了一杯奶茶,还有人为民工大叔讨回薪资。

自己本就也是个大城市里的搬砖牛马,却在与送货师傅的交谈中,偶然得知对方被无良老板拖欠工资长达四个月之久。

师傅不懂劳动法,更不会劳动仲裁,于是就挺身而出帮他们四处维权,最终讨要回了欠款。

有的时候,人确实需要一些侠肝义胆来治愈日渐麻木的内心。对于我们所有人而言,又何尝不是仰赖着某些人的“看不下去”才有了如今的生活呢?



在这个小组中,你会看到善意的流动。曾经“发送”给别人的善意,有一天也会从其他人那里被“接收”回来。

有的时候,我们可能真的低估了善意被循环投递的力量。

它远不足以撼动这个世界的根本,却组成了我们“愿意原谅这个世界几秒钟”的瞬间。



现在互联网上流行一种说法,叫做“幸福者退让原则”。

仿佛自认为过得更好的一些人,就要为那些你自认为“低自己一等”的人让路,以便求得彼此之间的暂时的相安无事。

且不说谁又有资格趾高气昂的认为对方就是比自己更不幸的人,难道更不幸的人,就有资格挥拳砸向他者么?

与其去评判谁更不幸,不如放大规则和秩序的重要性,让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善意重新占领高地。法律之上还有道德,公平和正义之上还有善良与诚信,这才是文明社会得以建构的标志。

再回到一开始的问题,我们还能指望人与人之间的守望相助吗?

无论何时都请记得,伤害或许还需要动机,但帮助他者一定出于人性深处最纯粹的本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