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 羽毛球在中国怎么成贵族运动了?(组图)

大鱼新闻 体育 1 month, 2 weeks

1南美亚马逊丛林一只蝴蝶煽动翅膀,几个月后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引发了一场龙卷风。同样,一只鸭子“拒绝出卖”更多羽毛,则可能带来羽毛球涨价风波。



前者叫蝴蝶效应,后者暂且称之为翅膀硬了效应吧。

鸭子翅膀一硬,受苦的只会是打球的人。

面对今年迅猛的涨价趋势,有的爱好者痛惜之前怎么不多囤几桶。



有的吐槽,卖低价的超市竟然限购会员两件,商商相护啊。



大家每时每刻都在掰扯价格趋势。

实在是因为一桶12个球,卖到250的话有点肉疼。

更何况,还可能撑不过两个周末呢。

然而当他们想去咸鱼淘淘便宜货,就会被卖家告知,奥运用球单颗仅需200元,还不包邮,亲。


(尤尼克斯是全球最大的羽毛球器材生产商,

总部位于日本东京)

在一声声“亲”之中,很多人也迷失了自己,觉得跟冠军打同一个球,多少也能制霸小区。

其实没人关心他们到底赢了多少场。

记者去采访,尤尼克斯经销商只倾述了一件事:他们店内产品销售平均折扣从7.5折提高至9折,热销款甚至溢价卖出。


(最近半年的涨势大致这样)

这算说的客气了。一个视频里,店家收不住嘴角的弧度,自谦道:

“半个月前拿了一箱160元一桶,上星期已经涨到240多了,关键是还拿不到货。”

你不买没关系,有的是人买。运动爱好向来需要舔狗般的深情。

只不过贵到一定境界,总有一部分开始觉醒,意识到其中的金融属性。‍


然后还把整个事情带向荒诞而幽默的一面:

你在后场扣杀多威风,你在牌桌上就输得多狼狈。


(网友拍的搞笑段子)

段子背后,涨价风波已经持续一个月了,大家怒不可遏,但尤尼克斯公司的通知有目共睹。

他们宣称,要将体育精神传向世界,方式就是一桶球涨价50元。



体育精神靠售价来镀金,也没什么问题;再说了,仅仅涨价两成。

看看媒体的统计,“今年以来,红双喜、翎美、威克多、威肯等多家品牌都曾发布调价公告,各品牌商的羽毛球价格在半年内普遍上涨了40%。”

对比就知道世界巨头的人情味了。

然而球迷的情绪依然复杂,最近他们转发一张图,文案里写着:

“球是用来打的,不是用来炒的。”



老胡式问题来了,大家都在涨价,是不是意味着都没涨呢。

2

虽然约定俗成,大多数人最后都坦然接受,但涨价还是有原因。

品牌们把问题归咎于原料成本。

理由在于,羽毛球是由鸭羽或者鹅羽做的,然而现在羽量不足。

(有一个比喻:

一只好的羽毛球,来自16只鸭的同一边翅膀)

羽量不足要怪就怪鸭鹅出栏量下降,鸭鹅出栏量下降则要归因于吃鸭肉的人少了。

吃鸭肉鹅肉的人哪去了?答案是,随着猪肉鸡肉价格下降,大家都去吃猪肉鸡肉了。

形象点说就是:吃鸡的人多了,“做鸭”的人就少了。

物价的细微变化,带来的影响细微而深远。

《羊城派》报道,从2019年至2023年,我国鸭的出栏量由48.78亿只降至42.18亿只,鹅的出栏量由6.34亿只下降至5.15亿只。



这张图第四列是羽毛球爱好者人数,在过去五年里涨了60%。很明显,涨势远远大于鸭鹅出栏量的跌幅。

球就变得相对稀缺。

但这事说巧也很巧。

大多数鹅从3-5月开始陆续进入休产季节,这时鹅苗供应量大幅减少,出栏数据的变化就会在七月爆发出来。

另外,还得怪国产暂时不给力。

更便宜的国产羽毛球的占有率低了点,说话的声音不够大,就由着世界巨头们满世界折腾。

但长久以来,球迷们还是渴望有人把羽毛球价格打下来。



天选之人是谁呢,也是一个问题。

小红书上倒是有一位律师身先士卒,他写了一份信,控诉这种不合理的商业行为。



最后不予立案。

有的人笑他不懂法律输得不冤,有的人点赞叫他是羽毛球侠。

法律的归于法律,但体面打工人似乎真打不起羽毛球了。

3

不用大品牌行吗?

试想一下这样的场景,你作为一个新人,带着迪卡侬的球去球馆里,别人看到后摇摇头,怼一句:“还是打我的吧。”

因为他的是牌子货。

一个不恰当的比方常常被人引用,是因为大家看穿一件事:

人人都需要情绪价值,只是现在中产偏爱羽毛球了。

一边是,“露露乐蒙成了‘羽毛球穿搭’搜索下的靠前推荐词。”一边也是,羽毛球的投入成本比网球还高了。

(图源网络,真实性有待考证)

时移世易,现在需要往鄙视链里注入新的叙事,玩新的梗了。

比如你发现朋友圈里的好友会说,身批始祖鸟去爬爬假山、脚穿On昂跑简简单单逛逛公园也挺好的。

他们在户外鄙视链里卷生卷死,但这时你已经足够清醒了——

一步到位,我直接买很贵的羽毛球。

凡尔赛的比拼总会发生,不是在那里,就是在这里,只不过一场羽毛球赛对打下来,相对便宜一点。

然而很多时候经济理性只是考虑问题的一方面。

有这样几组数字:

羽毛球爱好者突破3亿;

考公人数历史性地达到291万;

教授考编人数早已超过1100万;高校毕业生数量冲到了1179万。

放在一起,潜台词一目了然。

宇宙的尽头是体制内,那本身受众广泛的羽毛球成为体制内第一运动也情有可原。

这时候老领导怎么做,市场就会怎么反应。

北京单位喜欢打羽毛球,当地就会有场地报价超过200元/小时。



接着,衣服和裙子翻倍定价。最后拍子也无法独善其身。

贵了还缺货,是他们的最终表现形式。

毕竟跟领导打成一片,总是需要付点成本的。

有用吗?

小红书一万赞的帖子表示真有用。



评论区指出的事实更夸张。

“众所周知,羽毛球是职场晋升球,我爸从小就让我学会了。”



走向人生巅峰是一个玄学问题,现在大家以魔法打败魔法罢了。

就像一个疑似段子的招聘广告里写的:—工作时间方面呢?

—做六休一,有一天陪总经理打羽毛球


或许真能升职加薪,但前提是注意方式方法。

虽说很多做投资的经理和政府官员,不是在打惯蛋,就是在去羽毛球场的路上。

但之前黑龙江某市4名干部工作时间打羽毛球受处分的事还是要发人深省。



其中的好消息恐怕是:

羽毛球之乡又多了一个选择。

4知乎上关于陪领导打球的故事很多。

你会看到一众高管陪许老板耍玩;



你也会目睹国足高手如何让老陈上演帽子戏法。



体育不是打打杀杀,而是人情世故。

然而知乎上最热的提问还是关于羽毛球的,绝大多数高赞还是教大家如何回怼领导。



这跟现实多少有点差距。

面对面的,总不能真来一句“不中用的您老啦”。

但道理还是很清晰的:

成为中产,不看人眼色有一定难度,前提是要学会人生的稳健投资。



比如,买股票和买羽毛球两件事里,未来至少有一个是看涨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