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布摧毁近地小行星方案 不光为保卫地球(组图)

大鱼新闻 军事 1 week, 3 days

新中国虽仅成立了70余年,但我们却在这短短几十年间,几乎追平了西方老牌资本主义国家200多年来所取得的各项先进技术成果。到了今天,唯一可在深空探索和太空开发等领域与中国一较高下的国家,基本只剩下了作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美国,且美国的所谓“优势”其实也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缩小着。对可能在未来某天冲撞地球的近地小行星进行防御这件事情上,中国就在加速追上美国的脚步。



(一些近地小行星可能在未来撞击地球)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正在策划实施首次近地小行星防御任务,并发布了首次近地小行星防御任务方案设想,计划选用“伴飞+动能撞击+伴飞”的模式。具体来说就是,当撞击器对目标小行星实施动能撞击时,探测器将对撞击过程进行全程观测,并在撞击后继续开展撞击效果评估和科学探测等工作,通过一次任务实现“动能撞击+天基评估”这两大效果。



(动能撞击技术)

对近地小行星防御手段有一定了解的人应该都知道,在目前已有的数种可能的防御手段中,从地球上发射诸如火箭和导弹等装备,对小行星进行动能撞击,以期改变小行星飞行轨道的防御手段,是难度相对较低且可行性较高的一种。毕竟在0重力的太空环境下,任何以一定轨迹运行的小行星只要稍稍受到外力的影响,就有可能会出现运行轨迹偏移。而随着运行轨迹的持续延长,这种偏移幅度也将越来越大。想象一下就是,倘若有一颗小行星直冲地球而来,那只要我们能在其距离地球还足够远的地方实施动能撞击,就有望让这颗小行星最终偏离与地球相撞的运行轨迹。

(首先需要建立小行星预警体系)



当然了,这并不容易做到,难点主要集中在两方面。第一,位于地球的小行星预警体系能否在尽量远的距离上发现可能与地球发生碰撞的小行星,以及能否对其实现持续跟踪和运行轨迹的精准解算;第二,对于一些体积和质量较大的小行星,仅实施1次动能撞击或不足以让其运行轨迹偏离与地球,可能需要多次动能撞击才能实现效果,这就对实施近地小行星防御的国家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既要有数量足够多的昂贵的撞击器和高频率航天发射能力,还要能确保撞击成功率。



(目前仅有中美两国在推进相关项目)

所以说,从建立强大且高效的预警体系,到足以生产出数量够用的撞击器,再到具有可保证撞击器命中成功率的手段,无不是在技术和资金等领域都极其强大的国家才能做到的。也难怪时至今日,全球除美国外,仅有中国正在积极推进近地小行星防御体系的建设,说穿了就是,当前只有中美两国有能力和条件搞这种极度尖端的项目。而当这种极度尖端的技术仅有极少数国家拥有时,其就不会再只局限于科学层面,而是不可避免地向着政治和军事等层面发展了。

(中国可能以某型火箭来发展动能撞击器)



从军事角度来说,如果中国能成功实现首次近地小行星防御任务,即完成撞击器与小行星的动能撞击,那在被很多国家仍视为遥不可及的反卫星和反其他类型航天器作战领域,中国必然早已不在话下,我们甚至可能达到了“可在必要之时随心所欲地击落一切敌方航天器”的程度。什么卫星、宇宙飞船、运载火箭、航天飞机和空天飞机,乃至是飞行弹道冲出大气层的洲际弹道导弹和高超音速武器等目标,拦截起来通通无压力。这种能力恐怕是全球很多国家和地区在未来10~20年,甚至是30年内都无法企及的,其中就包括除美国外的很多所谓的“西方发达国家”。



(人类有望在未来开启星际移民)

而从政治角度来说,仅有极少数国家才可能掌握并具备的近地小行星防御能力,不仅可让相关国家在他国可能遭小行星撞击时,手握对他国、其他族裔和其他人种的“生杀大权”,借此提升自己的国际地位。待人类可能在未来的第四次科技革命中攻克可控核聚变技术,进而开启星际移民和星际大航海后,星际移民在太空中寻找到的新家园也将需要小行星防御技术的保护,哪个国家的星际移民有这项能力和技术,其就能在新星球家园上有更高的地位和话语权,甚至是相当程度的决定权与支配权。这样想来,今天的中国高度重视并大力推进近地小行星技术的发展,可谓是有着极其长远的战略眼光,很可能已经设想并规划到了约100年之后的事情。



(小行星防御技术十分重要)

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中国不仅要为了当下而保护地球,更要在未来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权益。近地小行星防御技术,注定将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一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