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政部记者会无惊喜 专家:令投资人失望(图)
大鱼新闻 财经 1 month
中国财政部长在周六的新闻发布会上并未公布投资人热切期待的大规模新刺激计划。有分析人士指出,财政部表明提供支持的决心,但缺乏具体数字或令部分投资人失望。
中国财政部长蓝佛安本周六(10月12日)表示,政府正在研究进一步提振经济的方法,但他并未公布分析师和股票投资者所期待的大规模新刺激计划。
市场聚焦的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当天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财政部长蓝佛安参加并回答了记者问题。根据中国政府网,他表示财政部将在近期陆续推出一揽子有针对性的增量政策举措。不过并没有透露具体内容,他还补充,还有其他政策工具也正在研究中,比如中央财政还有较大的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
在2022年底取消疫情限制后中国经济依然疲弱。房地产市场的长期低迷打击了消费者信心,政府虽出台提振举措,但这些措施未能刺激经济增长。9月底,随着北京祭出的一系列刺激措施,推动了中国股市的强劲上涨。不过,由于人们担心这些举措是否足以带来可持续的经济复苏,这波反弹随后有所降温。
投资者原本希望中国财政部长周六会宣布一项规模高达2万亿元人民币的新财政刺激计划。不过蓝佛安在记者会上并未具体提及。他表示,中国财政部在加快落实已确定政策的基础上,围绕稳增长、扩内需、化风险,将在近期陆续推出一揽子有针对性增量政策举措,包括加力支持地方,发行特别国债等等。
分析师对最新宣布的财政刺激措施表示谨慎欢迎,认为这些措施旨在复苏疲软的经济,但警告称,在获得更多细节和具体的关键数据之前,难以全面评估其效果。穆迪分析经济学家林师顺(Heron Lim)对法新社表示,中国政府似乎仍在敲定财政刺激计划的细节。他说:“不幸的是,对中国来说,问题的关键往往隐藏在具体细节中。最好能提供一些关键的数字让人们有依据进行分析和思考。”
保银资产管理有限公司(Pinpoint Asset Management)首席经济学家张智威在一份报告中表示:“这些政策方向是正确的。”不过他也表示,新政策对中国整体经济前景的影响将取决于其“规模和具体结构“。这些细节尚未公布。
新加坡华侨银行投资策略部董事总经理梅农(Vasu Menon)表示,这次新闻发布会“表达了强烈的决心,但有关财政措施缺乏具体数字”。他指出:“投资者并没有等来能够持续股市反弹的大规模财政刺激计划,这可能会令一些投资人感到失望”。
中国财长称将出台大规模刺激措施 外媒:试图稳军心但无细节
在中国政府罕见承认经济遇到了困难后,当局在不到三周内发布了几轮重启经济的政策公告。中国财政部长蓝佛安在10月12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一系列“财政调节措施”,拟通过扩大发债化解地方债务风险、补充国银资本、稳房市和保民生。
据蓝佛安介绍,今年的财政赤字上限是4.06万亿人民币(约5684亿美元)、新增地方专债上限是3.9万亿人民币,分别比去年增加了人民币1800亿和1000亿的规模。其中,包括已发和待发专债还有2.3万亿人民币的资金可于未来三个月、用来带动地方投资等。此外,财政部也将发行一万亿人民币超长期特别国债来刺激需求、补充工、农、中、建、交、邮储六大国银的一级资本,以提高放贷能力,服务实体经济,以及其他一系列推动房市止跌回稳、减税、养老保险补助金和学生奖助学金等稳房市、保民生措施。
消息一出,引发不少网友的评论。有网友说,基本面没变,骗子在做国家级的庞氏大骗局;祸国殃民胡折腾;继续编,稳住韭菜;先吹个大泡泡,不让韭菜跑掉;这次鸩酒管够,喝!哪次不是啊,什么时候语气平和承认过自己的错误…
综合国际媒体12日报道,北京的这一连番操作显示中央政府决心不让经济进一步恶化。但有评论认为,尽管意图十分明确,但缺乏“可衡量细节”,这可能让投资者继续犹豫观望。
据路透社报道,近几个月来,中国多种经济数据均不及预期,引发经济学家和投资者的担忧,他们担心政府今年约 5% 的增长目标面临风险,而且可能出现长期结构性放缓。中共高层领导人认识到需要“采取积极措施”帮助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后,国家机构一直在轮流展示他们必须提供什么。继央行降息、多个城市取消购房限制措施、避免投机之后,现在轮到财政部表明将将其工具用于恢复服务。财长宣布将在未来三个月内投入相当于2.2兆元的债券来支持地方政府。
法新社的报道指出,在新闻发布会上,北京方面表示将发行特别债券,以增加银行可用资本,并允许地方政府借入更多资金。这些举措是对近几周出台的一系列措施的补充,包括降息和向银行注入流动性,旨在重振中国疲软的经济。中国领导人最近表示,政府今年5%左右的官方增长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分析人士对中国周六宣布的新一轮财政刺激措施表示谨慎欢迎,但警告称,需要更多细节和具体数字才能全面评估其效果。
穆迪分析经济学家林师顺( Heron Lim) 在周六新闻发布会后告诉法新社:“今天令人惊讶的是没有具体的数字。” 他说,看起来政府“仍在研究财政刺激措施的细节......”“不幸的是,对中国来说,魔鬼藏在细节中。他们最好能有一些可供人们参考的总体数字。” “与此同时,投资者可能会退一步,直到他们完全确定财政支持措施的方向。”
对冲基金管理公司精准资产管理的一位分析师在一份报告中表示:“这些政策是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的。”虽然没有明确表示将提高财政赤字,但他认为中国财长的言论暗示政府有可能在明年将财政赤字提高到 3% 以上。此举将代表北京方面财政政策方针的“重大转变”,有助于“刺激国内需求,缓解经济中的通货紧缩压力”。但他同时表示,新政策对中国整体经济前景的影响将取决于其“规模和构成”——但同样,这些细节尚未公布。
周六新闻发布会的一大焦点是政府如何努力保护地方当局避免债务飙升,因为债务飙升可能会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法新社的报道援引澳新银行高级中国策略师邢兆鹏表示,这些信息表明,官员们正致力于“降低地方政府风险”。预计未来几年将公布新的国债和地方债券额度,以及可能达到 10 万亿元人民币(1.42 万亿美元)的债务置换计划。其他不利因素——包括消费低迷和青年失业率高——有可能削弱经济活力。
路透社的报道指出,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失去增长动力,在房地产市场急剧下滑时努力克服通货紧缩压力并提振消费者信心之际,中国财政部公布的措施都是投资者敦促政府采取的举措。与此同时,投资者会更加焦急地等待更清晰的政策路线图,直到中国立法机关下次会议批准额外发债。会议日期尚未公布,但预计将在未来几周举行。
英国《金融时报》曾在周五发出预测,称最有可能的是,一旦中国财政部在周六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布新的财政支出细节,市场将重新获得动力。那么,哪种情绪更接近事实:兴奋还是绝望?答案是,两者都不是。有分析认为,市场低估了习近平的长期战略和政策制定者不想重蹈覆辙的意愿对刺激计划的限制。
文章指出,习近平政府现在决心不过度刺激实体经济,也不再制造股市泡沫。经济目标是稳定增长,防止通货紧缩加剧。这可能会奏效,中国决策者有很多工具,习近平终于允许他们使用。但目前没有证据表明习近平的长期愿景所依赖的关键政策发生了转变,因为习近平的战略目标没有改变。他希望将资本从房地产行业转移到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他认为这是中国未来繁荣和强大的基础。
《金融时报》的文章说,中国刺激计划作为国家战略是可行的,但对金融投资者来说并不友好。对投资的重视意味着供应将始终领先于需求,从而带来通货紧缩压力,不利于企业利润。即使是受青睐的高科技行业也面临激烈的竞争,这将侵蚀利润率。
但习近平并没有放弃这一愿景,而是接受了策略上的改变。刺激计划的决定是受经济数据不佳(包括制造业销售和就业急剧恶化)、中国经济学家的一致批评以及针对中国出口的保护主义风险上升等推动的。
《金融时报》的文章总结称,总而言之,未来几个月经济和金融回报可能会回升。但从长远来看,中国的愿景没有改变:即技术和自给自足比增长和利润更重要。
美国华尔街日报周六的报道则称,中国财政部在周六新闻发布会上给出的财政刺激计划缺乏细节,中国股市投资者又回到周初的状态:还要等待。
责编:梒青 网编:伍檫愙
中国财政部长蓝佛安本周六(10月12日)表示,政府正在研究进一步提振经济的方法,但他并未公布分析师和股票投资者所期待的大规模新刺激计划。
市场聚焦的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当天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财政部长蓝佛安参加并回答了记者问题。根据中国政府网,他表示财政部将在近期陆续推出一揽子有针对性的增量政策举措。不过并没有透露具体内容,他还补充,还有其他政策工具也正在研究中,比如中央财政还有较大的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
在2022年底取消疫情限制后中国经济依然疲弱。房地产市场的长期低迷打击了消费者信心,政府虽出台提振举措,但这些措施未能刺激经济增长。9月底,随着北京祭出的一系列刺激措施,推动了中国股市的强劲上涨。不过,由于人们担心这些举措是否足以带来可持续的经济复苏,这波反弹随后有所降温。
投资者原本希望中国财政部长周六会宣布一项规模高达2万亿元人民币的新财政刺激计划。不过蓝佛安在记者会上并未具体提及。他表示,中国财政部在加快落实已确定政策的基础上,围绕稳增长、扩内需、化风险,将在近期陆续推出一揽子有针对性增量政策举措,包括加力支持地方,发行特别国债等等。
分析师对最新宣布的财政刺激措施表示谨慎欢迎,认为这些措施旨在复苏疲软的经济,但警告称,在获得更多细节和具体的关键数据之前,难以全面评估其效果。穆迪分析经济学家林师顺(Heron Lim)对法新社表示,中国政府似乎仍在敲定财政刺激计划的细节。他说:“不幸的是,对中国来说,问题的关键往往隐藏在具体细节中。最好能提供一些关键的数字让人们有依据进行分析和思考。”
保银资产管理有限公司(Pinpoint Asset Management)首席经济学家张智威在一份报告中表示:“这些政策方向是正确的。”不过他也表示,新政策对中国整体经济前景的影响将取决于其“规模和具体结构“。这些细节尚未公布。
新加坡华侨银行投资策略部董事总经理梅农(Vasu Menon)表示,这次新闻发布会“表达了强烈的决心,但有关财政措施缺乏具体数字”。他指出:“投资者并没有等来能够持续股市反弹的大规模财政刺激计划,这可能会令一些投资人感到失望”。
中国财长称将出台大规模刺激措施 外媒:试图稳军心但无细节
在中国政府罕见承认经济遇到了困难后,当局在不到三周内发布了几轮重启经济的政策公告。中国财政部长蓝佛安在10月12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一系列“财政调节措施”,拟通过扩大发债化解地方债务风险、补充国银资本、稳房市和保民生。
据蓝佛安介绍,今年的财政赤字上限是4.06万亿人民币(约5684亿美元)、新增地方专债上限是3.9万亿人民币,分别比去年增加了人民币1800亿和1000亿的规模。其中,包括已发和待发专债还有2.3万亿人民币的资金可于未来三个月、用来带动地方投资等。此外,财政部也将发行一万亿人民币超长期特别国债来刺激需求、补充工、农、中、建、交、邮储六大国银的一级资本,以提高放贷能力,服务实体经济,以及其他一系列推动房市止跌回稳、减税、养老保险补助金和学生奖助学金等稳房市、保民生措施。
消息一出,引发不少网友的评论。有网友说,基本面没变,骗子在做国家级的庞氏大骗局;祸国殃民胡折腾;继续编,稳住韭菜;先吹个大泡泡,不让韭菜跑掉;这次鸩酒管够,喝!哪次不是啊,什么时候语气平和承认过自己的错误…
综合国际媒体12日报道,北京的这一连番操作显示中央政府决心不让经济进一步恶化。但有评论认为,尽管意图十分明确,但缺乏“可衡量细节”,这可能让投资者继续犹豫观望。
据路透社报道,近几个月来,中国多种经济数据均不及预期,引发经济学家和投资者的担忧,他们担心政府今年约 5% 的增长目标面临风险,而且可能出现长期结构性放缓。中共高层领导人认识到需要“采取积极措施”帮助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后,国家机构一直在轮流展示他们必须提供什么。继央行降息、多个城市取消购房限制措施、避免投机之后,现在轮到财政部表明将将其工具用于恢复服务。财长宣布将在未来三个月内投入相当于2.2兆元的债券来支持地方政府。
法新社的报道指出,在新闻发布会上,北京方面表示将发行特别债券,以增加银行可用资本,并允许地方政府借入更多资金。这些举措是对近几周出台的一系列措施的补充,包括降息和向银行注入流动性,旨在重振中国疲软的经济。中国领导人最近表示,政府今年5%左右的官方增长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分析人士对中国周六宣布的新一轮财政刺激措施表示谨慎欢迎,但警告称,需要更多细节和具体数字才能全面评估其效果。
穆迪分析经济学家林师顺( Heron Lim) 在周六新闻发布会后告诉法新社:“今天令人惊讶的是没有具体的数字。” 他说,看起来政府“仍在研究财政刺激措施的细节......”“不幸的是,对中国来说,魔鬼藏在细节中。他们最好能有一些可供人们参考的总体数字。” “与此同时,投资者可能会退一步,直到他们完全确定财政支持措施的方向。”
对冲基金管理公司精准资产管理的一位分析师在一份报告中表示:“这些政策是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的。”虽然没有明确表示将提高财政赤字,但他认为中国财长的言论暗示政府有可能在明年将财政赤字提高到 3% 以上。此举将代表北京方面财政政策方针的“重大转变”,有助于“刺激国内需求,缓解经济中的通货紧缩压力”。但他同时表示,新政策对中国整体经济前景的影响将取决于其“规模和构成”——但同样,这些细节尚未公布。
周六新闻发布会的一大焦点是政府如何努力保护地方当局避免债务飙升,因为债务飙升可能会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法新社的报道援引澳新银行高级中国策略师邢兆鹏表示,这些信息表明,官员们正致力于“降低地方政府风险”。预计未来几年将公布新的国债和地方债券额度,以及可能达到 10 万亿元人民币(1.42 万亿美元)的债务置换计划。其他不利因素——包括消费低迷和青年失业率高——有可能削弱经济活力。
路透社的报道指出,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失去增长动力,在房地产市场急剧下滑时努力克服通货紧缩压力并提振消费者信心之际,中国财政部公布的措施都是投资者敦促政府采取的举措。与此同时,投资者会更加焦急地等待更清晰的政策路线图,直到中国立法机关下次会议批准额外发债。会议日期尚未公布,但预计将在未来几周举行。
英国《金融时报》曾在周五发出预测,称最有可能的是,一旦中国财政部在周六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布新的财政支出细节,市场将重新获得动力。那么,哪种情绪更接近事实:兴奋还是绝望?答案是,两者都不是。有分析认为,市场低估了习近平的长期战略和政策制定者不想重蹈覆辙的意愿对刺激计划的限制。
文章指出,习近平政府现在决心不过度刺激实体经济,也不再制造股市泡沫。经济目标是稳定增长,防止通货紧缩加剧。这可能会奏效,中国决策者有很多工具,习近平终于允许他们使用。但目前没有证据表明习近平的长期愿景所依赖的关键政策发生了转变,因为习近平的战略目标没有改变。他希望将资本从房地产行业转移到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他认为这是中国未来繁荣和强大的基础。
《金融时报》的文章说,中国刺激计划作为国家战略是可行的,但对金融投资者来说并不友好。对投资的重视意味着供应将始终领先于需求,从而带来通货紧缩压力,不利于企业利润。即使是受青睐的高科技行业也面临激烈的竞争,这将侵蚀利润率。
但习近平并没有放弃这一愿景,而是接受了策略上的改变。刺激计划的决定是受经济数据不佳(包括制造业销售和就业急剧恶化)、中国经济学家的一致批评以及针对中国出口的保护主义风险上升等推动的。
《金融时报》的文章总结称,总而言之,未来几个月经济和金融回报可能会回升。但从长远来看,中国的愿景没有改变:即技术和自给自足比增长和利润更重要。
美国华尔街日报周六的报道则称,中国财政部在周六新闻发布会上给出的财政刺激计划缺乏细节,中国股市投资者又回到周初的状态:还要等待。
责编:梒青 网编:伍檫愙
Advertisements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