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变化太快 如今 美本留子开始拼“凤凰爹妈”了(图)

大鱼新闻 移民 2 hours, 46 minutes

众所周知,美本申请有三大buff:低收入、初代大学生和农村/小镇青年。

如果你恰好是这三类身份之一,那么恭喜你,你被美国名校录取的几率会大大提升。



你可能会心生疑惑:啊?这不就是互联网常用词“凤凰男/女”吗?



凤凰男/女特指相亲市场上不受欢迎的一类人,在简中语境下被污名化了;放到美本申请,这类人可是招生官眼中的香饽饽,是完成录取任务的重要kpi指标。

菌菌立马想到一个代表人物——JD Vance,今年美国大选中特朗普的副手。



Vance在回忆录《乡下人的悲歌》一书中记录了自己在铁锈带俄亥俄州生长的贫困童年。母亲与毒瘾作斗争,自己被外祖父母养大。高中毕业后他没有上大学,而是加入了海军陆战队,接着在俄亥俄州立大学念完本科,在耶鲁拿到法学博士。3年内从法律助理化身为风投基金Mithril Capital的负责人,38岁走向从政的道路,40岁竞选美国副总统。

Vance这条路绝对受到了高人的指点。哪怕放在如今的美本申请也是buff叠满了。



吐槽归吐槽,来看看低收入家庭、初代大学生和农村/小镇青年身份对本轮申请季有哪些加成?



纽约大学官网对于申请者家庭的“收入”和“典型资产”给出了界定:

• 总收入:学生和家长的工资总额、企业或其他自营职业的收入、其他应税收入(如失业补偿)以及所有未纳税收入的总和。

• 典型资产:与家庭收入水平相称的资产。家庭资产可能包括现金和储蓄、投资、房屋净值、商业净值、其他不动产和任何其他资产。拥有大量资产超过其典型收入水平的家庭可能没有资格获得全额学费,但仍有资格获得100%证明需求。



不同学校对于“低收入家庭年收入”界定不一样,这里贴一张藤校官网政策表格以示对比:



除藤校外,许多美国大学陆陆续续对家庭收入低的学生开放了费用全免政策。

纽约大学于去年10月宣布,不论本土还是国际生,只要家庭总收入少于或等于10万美元,可免学费;老牌贵族名校范德堡大学于今年2月底宣布,为包括国际生在内家庭年收入低于15万美元的学生免去学费。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美国不乏住豪宅、父母拿白卡、全家投资移民的有钱学生,以低收入家庭的身份申请学费减免和助学金。我们不提倡这种做法,无奈仍有不少人会钻美国政策的漏洞。



布朗大学对于“初代大学生”的官方定义是:父母没有完成四年制大学学业的学生。



哈佛大学的定义则是直系亲属中第一代从四年制大学或同等学校毕业的学生,直系亲属通常包括本人的父母、兄弟姐妹。

绝大多数常春藤名校招生官填写Common Data Set时,把“初代大学生”对于申请的重要程度标为“会考虑”。

但从近几年新生入学数据来看,初代大学生入学比例基本呈现逐年上涨的趋势,且美国大学对于初代大学生群体的态度整体是积极乐观的。



不过“第一代大学生”这个定义有它的局限性。这里我们想给大家举三个虚构的例子:

• A的父母年轻时被哈佛大学双双录取,在学校中看对眼。他们决心辍学创业,奋斗了十几年,在业内站稳脚跟。按照美国大学的规定,A可以算作初代大学生。

• B的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都是学界泰斗。很可惜他们的智商“均值回归”,生下两个孩子(B的父母)未能考上大学。四位老人决心一块把B抚养长大。按照美国大学的规定,B也算初代大学生。

• C的父母也没有上大学,早早在商界打拼。C整个家族掌管家族产业,盛产土老板。唯独C的叔叔文曲星下凡,成了AI领域的大牛。C在叔叔的引导下,对计算机早早地产生了兴趣。按照美国大学的规定,C是“正统”的初代大学生。

现实中,申请者通过“第一代大学生”身份钻空子的例子不在少数,远比我们虚构的例子更抓马。

两年前的宾大女学霸造假事件——来自中上层家庭的学生Mackenzie Fierceton在申请罗德奖学金时被曝出申请背景造假,正是利用了母亲高中虐待、被安放在寄养家庭的经历。

她的母亲是密苏里州富裕郊区的胸腺X光医生,Fierceton就读的高中是三万美金一年的私立学校,照理来说她并不符合FGLI*的标准。

*FGLI:First-Generation, Lower-Income的缩写,意为第一代大学生、低收入家庭学生。

Fierceton申请宾大本科时,没有填写任何有关亲生父母的个人信息,并且夸大了自己在寄养家庭的时间。结果学校申请系统自动给她的材料贴上了「第一代大学生」的标签。宾大最终录取了Fierceton,并为她提供了全额奖学金。

在申请硕士项目时,被问及是否是家里第一个上大学的人,Fierceton再一次选择了“是”。按照她的逻辑,她亲生父母失格,等同于她没有家庭,于是她再一次被录取。

直到她申请到罗德奖学金,成为2020年全美32名获得者之一才被识破。当时Fierceton接受了一家当地报纸的采访,被高中熟人的父亲认出,并向罗德基金委员会举报她谎报背景。



宾大女学霸最终受到了惩罚。罗德奖学金取消了她的奖学金。宾大在她的本科成绩单上加了记号,并扣留了她的硕士学位,除非她向学校提交道歉信。

这件事侧面反映出“第一代大学生”的身份确实好用啊,能让美国大学给你一路开绿灯,前提是不弄虚作假。美国招生官对于父母教育背景的审核也十分松散,学生通常不需要提交材料证明父母教育背景,换句话说,诚不诚信全凭个人自觉。



“高中ip正确,增加录取几率”是近几年流行起来的说法,背后推动者是亿万富翁Byron Trott。

Byron Trott是BDT&MSD Partners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这是一家商业银行,为家族和创始人公司提供建议和资金。



Trott本人就是一位小镇青年,他成长的密苏里小镇是常春藤、MIT等名校不太会招生的偏远地区。

Trott幸运地被芝加哥大学录取,念完了本科和MBA,凭借自身努力成了高盛投资银行部副董事长,最后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功成名就后,Trott心系美国乡村教育。在疫情爆发前几年,他先是帮助母校成立了“Trott乡村计划”,为美国小镇和农村的学生提供助学金。

2023年4月,他成立了Stars项目(Small Town and Rural Students)——美国小镇和农村学生大学网络,为包括耶鲁大学、MIT、布朗、西北在内的16所学校提供近2000万美元的资助,希望这些名校多录取美国经济落后地区的学生。

目前加入Stars项目的为以上16所学校,Trott预计学校数量会增加一倍。

部分隶属于STARS组织的美国大学在官网放出了新生入学数据:

• 达特茅斯学院农村/小镇青年入学人数占新生的15%,第一代大学生占17%。

• 哥伦比亚大学的农村/小镇青年入新生占比13%,第一代大学生占20%。

虽然从藤校入学数据来看,农村/小镇青年的占比略低于“第一代大学生”,但从近两年藤校对偏远地区高校的高中生开放的Fly-in项目来看,美国农村ip学校的申请者将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两类身份将在接下来的申请季中逐渐失去优势,它们分别是「少数族裔」和「校友子女」。



「少数族裔」(亚裔除外)曾在近几十年的美本录取中享有优待,然而去年6月,平权法案(Affirmative Action)被推翻,美本大学申请系统Common App于8月1日宣布,允许申请人不披露自己的种族信息,意味「种族牌」不再好打,申请要靠硬实力说话了。

过去一轮申请季,非裔、拉丁裔、西班牙裔等少数族裔在藤校入学中略有下滑,亚裔学生的入学比例基本持平。哥大和布朗的亚裔学生入学比例有所增加,耶鲁和普林斯顿有所下降。



平权法案推翻后也掀起了一阵Anti-DEI的风向。

DEI代表多样性、平等、包容(Diversity、Equity、Inclusion),它的实践可追溯至1960年,目的是修正某个组织(高校或企业组织)中的不平等。

比如每年美国顶尖投行如高盛、BOA、摩根大通、瑞士信贷暑假开放的Diversity Program,会针对包括女性在内的代表性不足的几类身份招收实习生。



然而反对者认为,在录取程序中过分强调DEI,会挤占那些原本实力强劲、却没有特殊身份加持的申请者的名额。

MIT正是反对者之一,今年5月宣布取消教职招聘过程中的多样性文书(Diversity Statement),称避免过度强调身份认同和个人背景,更看重申请人的学术和专业能力。

MIT有这样的举动不足为奇,它一直在人才筛选上非常严谨。人家可是最早一批取消传承录取(Legacy Admission)的私立大学,学校不会因为申请者是校友子女就降低录取标准。



10多年前,身为校友子女被父母的母校录取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情。

菌菌依稀记得宾大官网以前会大张旗鼓地贴出校友子女的录取比例。如今官网上新生统计写的却是初代大学生、有色人种、佩尔助学金获得者、QuestBridge申请者的录取比例。

主页菌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来,宾大官网写着四个字——“政治正确”。

尽管如此,宾大早申阶段(ED)对校友子女照录不误,根据校报数据显示,往年22-25%的录取者均为校友子女。

录归录,不能明着说。校友子女录取不知何时起,成了一件“上不了台面”的事情。



过去几年取消传承录取的学校不在少数。比如顶尖文理学院波莫纳学院(Pomona College)早在2017年颁布了政策。2021年10月,阿默斯特学院官宣相同政策并于2022年秋季实施。

计算机全球排名第一的卡内基梅隆大学也于2023年7月取消Legacy Admission。目前采取相同政策的学校还有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华盛顿大学等。

顶尖藤校如普林斯顿大学仍会录取校友子女,但官方称校友子女享受的优待有限。

福布斯一篇文章提到,普林斯顿过去一年拒绝了70%的校友子女。剩下的人背景优秀到即便不是校友子女,也会被学校录取。真正受到优待的校友子女仅有30人,占到总录取人数的2%。

相比之下,初代大学生的入学比例占到普林斯顿新生的16.3%,佩尔助学金获得者占21.7%。这还是入学比例,录取比例估计更高。



在我们看来,普林斯顿对Legacy Admission的解释有点欲盖弥彰的意思。但从长远来看,校友子女身份给美本录取加分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少。

我们预计,未来将有更多财务状况良好的美国大学加入到这一阵营,不再优待校友子女。

不少人认为低收入家庭、初代大学生和农村/小镇青年基本与国际生无缘。这种说法过于一刀切,不同学校的官网对于身份的限定是不一样的。

比如像NYU、Vandy这类学校的“免学费政策”面向国际生开放,再比如有些学校的STARS申请通道允许在农村美高就读的国际生申请,前提是需要经过辅导员的提名。不同政策的细微变化需要我们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解读。

光有这些身份还不够。最关键的是要向美本招生官展现,你遇到了什么困难,如何克服的?你是如何排除万难,最大化地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去探索新的机会、释放自己的潜能的?

总之,低收入家庭、初代大学生和农村/小镇青年是美国大学追捧的多元化背景(Diversity)。看到这里你学会了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