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放羊偶遇华北豹双方均受伤,华北豹为何山西最多(图)
6Park 生活 4 weeks
在山西省阳泉市盂县西潘乡牛郎湾村,两名村民近日放羊时突遭一只华北豹袭击,导致其中一名村民霍某某面部和左臂被抓伤和咬伤,在场的另一名村民用铁棍驱赶华北豹。目前,受伤的霍某某正在盂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
来源:新黄河
事发后,山西省、市、县三级野生动物主管部门工作人员赶赴现场。野生动物救助专业人员利用航拍无人机、热成像无人机等专业设备,对受伤的华北豹进行搜索,并成功锁定华北豹位置。山西省林草局野生动物保护处专家初步判断,这是一只成年华北豹。为确保人员安全、防止华北豹加重伤势,救援人员采取麻醉措施,将受伤的华北豹移送至太原动物园,进行进一步救治。
华北豹数量山西全国第一
华北豹,我国特有的金钱豹亚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今年4月,山西五台山地区近10年来首次拍下华北豹夜间活动影像。这两年,华北豹在山西分布版图持续扩增,多地首次记录。
“华北豹是华北地区生态系统里的顶级捕食者,扮演着调节猎物种群、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角色。”山西省林草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处处长王裔飞解释,“它的存在标志着一个地方的生态系统是完整、健康、稳定的。”
华北豹,红外线相机拍摄于晋中市寿阳县(图源:晋中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华北豹主要分布于山西、河北、内蒙古等8个省份,其中山西是核心分布区。
2021年,山西启动华北豹种群和栖息地资源专项调查,规模之大,前所未有。
“这次调查抽样强度达到21.7%,一般只需要10%。”王裔飞介绍,全省抽取了35个关键分布区域,抽样区域达到5704平方公里,布设自动相机2413台,有效监测点位1820个。
“华北豹活动范围可达上百平方公里,在野外布设红外相机绝不是赌运气。”山西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高级工程师杨向明参与了此次调查,在保护区工作34年,他有一套自己的经验,“豹子一般沿着山脊线活动,走大路不走小路,去过的山头短时间内不会再去。”
传统的监测方式有两种,一是布设红外相机,二是走样线人工记录足迹等观测信息。
“红外相机拍到的只是静态的点,它从哪儿来到哪儿去我们不知道。”王裔飞介绍,此次新增基因监测和卫星跟踪两种方法。一方面,分析粪便、毛发基因,跟花纹比对,共同建立一个档案。另一方面,通过卫星跟踪数据分析华北豹的活动轨迹,精准识别其迁徙通道和穿行障碍,为修建生态廊道提供决策依据。
调查收集影像数据46T,形成155万多条文件。如此庞大的数据如何处理?
“华北豹的斑纹和人的指纹一样终身不变,比对斑纹可以确定个体身份。以前是人工筛选比对,工作量巨大,这次国家林草局猫科动物研究中心提供算力支持。”王裔飞介绍。
“有了人工智能,效率大大提升。”国家林草局猫科动物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东北林业大学教授姜广顺和团队标注了上百万张图片作为训练数据,识别准确率达到90%以上后,开始运算统计。
山西省华北豹分布图(图片由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提供)
三年调查监测分析,华北豹在山西有了更加清晰的“画像”。
据国家林草局猫科动物研究中心测算分析,山西华北豹种群数量超680只,位居全国第一;可识别个体从2019年的132只增加到222只,雌雄比例大于1。“雌豹多于雄豹说明数量呈增长趋势,种群比较健康。”姜广顺解释。
分布“版图”一路北扩,从太行山南段延伸到吕梁山中部,省内11个地级市中,9市均有华北豹分布。
华北豹为何“爱”山西?
华北豹对栖息地十分挑剔,在许多历史分布区已经绝迹,但在山西却持续增长。原因何在?
一方面,山西东倚太行、西跨吕梁、中条山横卧,表里山河的地理环境为华北豹提供了天然藏身之所。另一方面得益于山西的林场管理体制。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山西陆续组建了9大林局,由省林草局垂直管理。省直林区地跨全省11个市62个县市区,辖108个国有林场,形成了“林局、林场、保护站、管护员”的四级管护模式,每片山林责任到人,山西最精华的森林资源、最有价值的野生动植物,得到有效保护。
久久为功,绿色已成为山西的生态底色。1949年全省仅残存森林551万亩,森林覆盖率2.4%。几十年植树造林,如今森林覆盖率已超过20%。
在山西,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的保护成效被纳入林长制考核,全省护林员兼职野生动物保护巡护员。目前,全省46个保护区,12个是华北豹的重要栖息地。
为确保华北豹种群数量持续增长,2020年起,山西实施华北豹保护工程。
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森林里要有路,荆棘丛生的地方华北豹过不去。要有水源,在林中建设饮水点,存储雨水,天旱的时候也有水喝。要有食物,比如狍子、野猪、野兔等,都是它的猎物。这些猎物要活下来就得吃草,需要栽种针阔混交林和乔灌混交林,提供叶子和果实。
豹子增多,附近村民一度很烦恼。原来野猪破坏庄稼,村民要捕杀野猪。但野猪又是华北豹的主要食物。野猪少了,豹子找不到吃的,便对养殖户的牛羊下口。并且随着豹子增多,伤牛事件频繁。
怎么打破这个“怪圈”?
2022年,山西在和顺县等18个县域推行野生动物致害补偿保险,对承保区域内因野生动物伤害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按照保险合同约定进行救助补偿。
“一头小牛赔了800元。”马坊乡小南沟村村民朱爱云圈养的两头小牛被豹子吃了。权益得到了保护,朱爱云对野生动物保护也多了一份“理解”。
杨晓东是和顺县人民医院副院长,也是和顺县生态保护协会负责人。前些年,他联合有关方面共同组建了一支“老豹子”巡护队,一有时间就钻进山里,拆除捕猎电网和铁丝套,将盗猎线索提供给公安部门。他还常到村里做反盗猎宣传,发展了很多村民志愿者。
“老豹子”巡护队成员(图源:人民日报)
57岁的马坊乡城家庄村村民魏栓兵是其中之一。“我从20岁就养牛,之前也痛恨华北豹,多年前还打过猎。”魏栓兵面露羞愧,“当了志愿者后,每天照料受伤的野生动物,对它们越来越有感情。现在我打心眼里认可这件事,村里出现可疑车辆都要盯半天,就怕是来打猎的。”
目前,和顺县已构建起“政府+科研机构+公益组织”的生态保护模式,华北豹种群不断扩大,种群密度从2015年的1.2只/百平方公里升至2023年的1.6只/百平方公里。
不过,就算是在种群密度较大的和顺县,也很少有人亲眼见过华北豹——不打扰就是最好的保护,已成为共识。
来源:新黄河
事发后,山西省、市、县三级野生动物主管部门工作人员赶赴现场。野生动物救助专业人员利用航拍无人机、热成像无人机等专业设备,对受伤的华北豹进行搜索,并成功锁定华北豹位置。山西省林草局野生动物保护处专家初步判断,这是一只成年华北豹。为确保人员安全、防止华北豹加重伤势,救援人员采取麻醉措施,将受伤的华北豹移送至太原动物园,进行进一步救治。
华北豹数量山西全国第一
华北豹,我国特有的金钱豹亚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今年4月,山西五台山地区近10年来首次拍下华北豹夜间活动影像。这两年,华北豹在山西分布版图持续扩增,多地首次记录。
“华北豹是华北地区生态系统里的顶级捕食者,扮演着调节猎物种群、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角色。”山西省林草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处处长王裔飞解释,“它的存在标志着一个地方的生态系统是完整、健康、稳定的。”
华北豹,红外线相机拍摄于晋中市寿阳县(图源:晋中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华北豹主要分布于山西、河北、内蒙古等8个省份,其中山西是核心分布区。
2021年,山西启动华北豹种群和栖息地资源专项调查,规模之大,前所未有。
“这次调查抽样强度达到21.7%,一般只需要10%。”王裔飞介绍,全省抽取了35个关键分布区域,抽样区域达到5704平方公里,布设自动相机2413台,有效监测点位1820个。
“华北豹活动范围可达上百平方公里,在野外布设红外相机绝不是赌运气。”山西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高级工程师杨向明参与了此次调查,在保护区工作34年,他有一套自己的经验,“豹子一般沿着山脊线活动,走大路不走小路,去过的山头短时间内不会再去。”
传统的监测方式有两种,一是布设红外相机,二是走样线人工记录足迹等观测信息。
“红外相机拍到的只是静态的点,它从哪儿来到哪儿去我们不知道。”王裔飞介绍,此次新增基因监测和卫星跟踪两种方法。一方面,分析粪便、毛发基因,跟花纹比对,共同建立一个档案。另一方面,通过卫星跟踪数据分析华北豹的活动轨迹,精准识别其迁徙通道和穿行障碍,为修建生态廊道提供决策依据。
调查收集影像数据46T,形成155万多条文件。如此庞大的数据如何处理?
“华北豹的斑纹和人的指纹一样终身不变,比对斑纹可以确定个体身份。以前是人工筛选比对,工作量巨大,这次国家林草局猫科动物研究中心提供算力支持。”王裔飞介绍。
“有了人工智能,效率大大提升。”国家林草局猫科动物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东北林业大学教授姜广顺和团队标注了上百万张图片作为训练数据,识别准确率达到90%以上后,开始运算统计。
山西省华北豹分布图(图片由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提供)
三年调查监测分析,华北豹在山西有了更加清晰的“画像”。
据国家林草局猫科动物研究中心测算分析,山西华北豹种群数量超680只,位居全国第一;可识别个体从2019年的132只增加到222只,雌雄比例大于1。“雌豹多于雄豹说明数量呈增长趋势,种群比较健康。”姜广顺解释。
分布“版图”一路北扩,从太行山南段延伸到吕梁山中部,省内11个地级市中,9市均有华北豹分布。
华北豹为何“爱”山西?
华北豹对栖息地十分挑剔,在许多历史分布区已经绝迹,但在山西却持续增长。原因何在?
一方面,山西东倚太行、西跨吕梁、中条山横卧,表里山河的地理环境为华北豹提供了天然藏身之所。另一方面得益于山西的林场管理体制。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山西陆续组建了9大林局,由省林草局垂直管理。省直林区地跨全省11个市62个县市区,辖108个国有林场,形成了“林局、林场、保护站、管护员”的四级管护模式,每片山林责任到人,山西最精华的森林资源、最有价值的野生动植物,得到有效保护。
久久为功,绿色已成为山西的生态底色。1949年全省仅残存森林551万亩,森林覆盖率2.4%。几十年植树造林,如今森林覆盖率已超过20%。
在山西,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的保护成效被纳入林长制考核,全省护林员兼职野生动物保护巡护员。目前,全省46个保护区,12个是华北豹的重要栖息地。
为确保华北豹种群数量持续增长,2020年起,山西实施华北豹保护工程。
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森林里要有路,荆棘丛生的地方华北豹过不去。要有水源,在林中建设饮水点,存储雨水,天旱的时候也有水喝。要有食物,比如狍子、野猪、野兔等,都是它的猎物。这些猎物要活下来就得吃草,需要栽种针阔混交林和乔灌混交林,提供叶子和果实。
豹子增多,附近村民一度很烦恼。原来野猪破坏庄稼,村民要捕杀野猪。但野猪又是华北豹的主要食物。野猪少了,豹子找不到吃的,便对养殖户的牛羊下口。并且随着豹子增多,伤牛事件频繁。
怎么打破这个“怪圈”?
2022年,山西在和顺县等18个县域推行野生动物致害补偿保险,对承保区域内因野生动物伤害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按照保险合同约定进行救助补偿。
“一头小牛赔了800元。”马坊乡小南沟村村民朱爱云圈养的两头小牛被豹子吃了。权益得到了保护,朱爱云对野生动物保护也多了一份“理解”。
杨晓东是和顺县人民医院副院长,也是和顺县生态保护协会负责人。前些年,他联合有关方面共同组建了一支“老豹子”巡护队,一有时间就钻进山里,拆除捕猎电网和铁丝套,将盗猎线索提供给公安部门。他还常到村里做反盗猎宣传,发展了很多村民志愿者。
“老豹子”巡护队成员(图源:人民日报)
57岁的马坊乡城家庄村村民魏栓兵是其中之一。“我从20岁就养牛,之前也痛恨华北豹,多年前还打过猎。”魏栓兵面露羞愧,“当了志愿者后,每天照料受伤的野生动物,对它们越来越有感情。现在我打心眼里认可这件事,村里出现可疑车辆都要盯半天,就怕是来打猎的。”
目前,和顺县已构建起“政府+科研机构+公益组织”的生态保护模式,华北豹种群不断扩大,种群密度从2015年的1.2只/百平方公里升至2023年的1.6只/百平方公里。
不过,就算是在种群密度较大的和顺县,也很少有人亲眼见过华北豹——不打扰就是最好的保护,已成为共识。
Advertisements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