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北京推1.4万亿美元救助计划 不治标也不治本?(图)
大鱼新闻 财经 1 month, 3 weeks
北京批准了一项 1.4 万亿美元的一揽子计划,以帮助地方政府置换不断增加的隐性债务; 图为广东惠州。
路透社图片
北京批准了一项 1.4 万亿美元的一揽子计划,以帮助地方政府置换不断增加的隐性债务。但此次没有提出刺激消费的计划,市场做出悲观的反应。外界如何解读这项计划的原因及效果?
在11月8日下午闭幕的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上,表决通过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议案》,即上周媒体盛传的“十万亿人民币地方债务置换方案”。
自9月底以来,中国投资者和市场一直在期待一次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这使得中国沪深300指数上涨了近20%。特朗普本周当选美国总统之后更提升了市场对此次计划的预判。但周五公布的计划不及市场预期,A50在香港的盘后交易中下跌,离岸人民币一度贬值0.6%,随后跌幅收窄。
未采取经济刺激手段
市场悲观的原因之一,是此次议案要点仍是以化债为主要目标,缺少此前认为可能会出现的房地产提振措施及刺激消费的措施。
综合海内外报道,此次计划之一直接增加地方化债资源6万亿人民币的债务限额,用以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且“一次报批,三年实施”,按此安排,2024年末,中国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将由29.52万亿元增加到35.52万亿元。
另外,从2024年开始连续五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人民币,专门用于化债,累计可置换隐性债务4万亿元。两项合计,将直接增加地方化债资源10万亿元人民币,约1.4万亿美元。
财政部长蓝佛安在新闻发布会上强调,后续将不新增隐性债务作为“铁的纪律”,保持“零容忍”。中国用“隐性债务”来描述地方政府融资平台(LGFV)的贷款、债券和影子信贷。
地方债危机缓而未解
据蓝佛安透露,截至 2023 年底,中国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约为 14.3 万亿元人民币,北京计划到 2028 年将其削减至 2.3 万亿元人民币。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 2023 年底时,中国地方融资平台的债务总额达到 60 万亿元人民币,占中国GDP 的 47.6%。
经济学家普遍认为,10万亿债权计划不足以缓解目前中国地方政府的困局。
瑞银前首席经济学家、牛津大学中国中心研究员乔治·马格纳斯邮件回复自由亚洲的采访请求分析说:“中国政府的隐性债务水平很高,严重程度可见于许多地方和省级政府的现金紧张和偿债困难,削减服务和拖欠还款已成为常态。 新计划是一种金融工程,旨在减轻地方政府的负担,争取时间。它不会减少债务,也不会解决地方政府部门举债能力有限的问题。 ”
但他认为中国目前需要的是新的经济模式,而不是彻底的结构性改革。他说:“财政和货币政策已经放松。可以采取更多措施稳定房地产,并允许开发商和过度扩张的银行清盘。但最大的问题是,政府的方针狭隘,只关注产业政策、出口和自力更生,而它应该做的是改变中国的经济模式,使其更加依赖消费、服务、生产力、私营企业以及改革后的税收和地方政府体系。但从政治角度来看,政府不想或不喜欢这些措施。”
不过,中国税务总局前副局长许善达在接受中国《财经》杂志创始人采访时解释说:“10万亿看起来没有给地方政府增加新的资金来源,但中央政府发债的利息低,地方政府之前的债务利息高,债务置换可以减轻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这条安排可以让地方政府马上获得红利。”
他同时也认为,仅化债是不够的,“不要光给开发商减税,同时要给买房人提供资源,让购买者有资源买了,那政府不给开发商借钱,他也能自己借钱把保交楼的事情完成了。”
低迷经济未得到救助
经济时评人王剑则分析,大动干戈只出台了一个债务置换方案,并不是不想刺激经济,而是没有刺激经济的工具了。因此,目前这个方案只是为了解决地方政府“转不动”的问题。“转不动的原因是各种债逼到门上,没钱什么都动不了,现在是要保工资、保运转支出、保基本民生,一年需要10万亿,这就是隐性债置换的规模。现在是解决活下来的问题,离刺激经济还很远呢。”
旅美经济学者黄大卫持不同意见。他对自由亚洲电台分析:“我们现在觉得中国经济不好,都是以西方的视角、老百姓的视角来评价,但北京评判的标准其实不是这样的,他们认为中国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他们主要看的是国企,是国有经济,所以他们觉得中国经济现在还好得不得了,国有企业今年增长还很厉害,所以他们觉得不需要做什么。”
2017-09-24T010827Z_487424951_RC15D1FA6040_RTRMADP_3_CHINA-PROPERTY-HUIZHOU.JPG
如果新措施能够支持政府从开发商手中购买土地和未售出的房产,有助于巩固其他类似举措,并减少房地产过剩。(路透社图片)
迎接特朗普贸易战 中国留有后手?
但也有人认为,随着特朗普的关税计划变得更加清晰,北京将在未来几个月逐步加大对中国经济的支持力度。
财政部长蓝佛安也在周五的会议上表示,支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相关税收政策,已经报批,即将推出。
马格纳斯认为,如果新措施能够支持政府从开发商手中购买土地和未售出的房产,“肯定有助于巩固其他类似举措,并减少房地产过剩,从而抑制销售并迫使价格下跌。但我们必须看看当局是否愿意向该计划投入大量资金,如果愿意,该计划是否会比迄今为止更有效。”
许多人因此将目光转向将于2024年12月召开的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届时,官员们可能会对特朗普的关税立场有更清晰的认识,并有更多时间制定财政战略来保护经济。
特朗普多次暗示,他可能对所有中国进口产品征收 60% 的关税,以缩小华盛顿与其主要地缘政治竞争对手的贸易逆差——这将大幅提高目前平均约 12.5% 的关税。
王剑并不认为特朗普会在一上台就开启与中国的贸易战。“现在美国经济PEC刚刚到2.5,涨一点就是通货膨胀,往下降就是软着陆,打贸易战就是增加成本,就是通货膨胀,所以打贸易战未必有紧迫性,对于特朗普来说,未必是个优先事项。”
黄大卫持不同意见。他说,经过上一轮执政,特朗普对中国已经非常了解。上一次特朗普是在执政两年后才开始对中国加征关税,但此次可能会很快,“也许明年二月就会开始”。他还认为,特朗普不需要直接加征关税,他只要宣布一个时间点,中国就会开展应对行动。
中国经济面临巨大风险和不确定性
如果特朗普加征关税得以实施,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将会对中国造成沉重打击。
乔治·马格纳斯分析说:“上次特朗普这样做时,中国以针锋相对的关税报复作为回应,但这一次,中国缺乏对美国贸易的反击。中国正处于困难时期。如果这些提议得以实施,将对中国造成沉重打击,并促使更多企业迁出大陆。”
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高盛前首席外汇策略师罗宾·布鲁克斯在X上预测,如果特朗普对中国征收 60% 的关税,“我们将看到美元出现前所未有的升值。中国只有一个选择:让人民币大幅贬值。”
王剑认为,大批中国企业迁出中国大陆将给中国经济带来更严重的负面效果:“中国失业肯定会更严重啊,地方税收下滑啊,就更没钱了”
但经济学家也都认为,贸易战只是手段不是目的,特朗普提升关税的目的仍然是平衡贸易,会使中国重新回到谈判桌。
黄大卫分析,在经过上一轮与特朗普政策的接触后,相信中国政府已经很了解特朗普的行事风格,谈判是一定会谈的,而且他认为“大概率会谈得来,小概率会谈不拢”,因为中国政府清楚,离开了美国强大的市场,中国商品卖到世界任何其他地方都赚不了钱。
北京提出这项1.4万亿美元计划,外界认为既不治标也未治本,后续的前景仍有多种可能,目前仍无法确定。乔治·马格纳斯甚至说:“也许埃隆·马斯克可以找到一种方法,来约束特朗普和习近平:但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Advertisements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