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媒:DeepSeek震撼全球 完美复制中国制造入侵模式(图)
大鱼新闻 科技 3 hours, 30 minutes
中国人工智能(AI)初创公司“DeepSeek”在春节期间引发了巨大震动。其主打的“性价比”(价格与性能之比)生成式AI模型“R1”被认为在性能上可与美国OpenAI的ChatGPT相媲美。有分析认为美国主导的全球AI产业格局可能因此发生变化。
DeepSeek继去年年底发布大型语言模型(LLM)“V3”后,于本月20日(当地时间)推出了专门处理复杂推理问题的AI模型“R1”。DeepSeek表示,在性能测试中,R1在某些方面超越了OpenAI的“o1”。在数学竞赛基准测试中,R1的准确率达到79.8%,高于“o1”的79.2%。
值得关注的是,DeepSeek的研发成本仅为OpenAI GPT-4的1/18。它并未采用英伟达最先进的H100图形处理单元(GPU),而是使用了英伟达专门为中国市场降低规格的H800,同时大量采用了华为等中国国产芯片。此外,DeepSeek使用的GPU数量仅为2000块。《纽约时报》(NYT)分析称,“DeepSeek在使用比OpenAI和谷歌等硅谷巨头更少的先进芯片的情况下,依然打造出了具有竞争力的聊天机器人。这显示出美国对华AI芯片出口管制的局限性”。
美国科技股迅速作出反应。27日,在纽约股市交易中,英伟达股价暴跌16.97%,创下自2020年3月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台积电(TSMC)同期下跌13.33%,博通(Broadcom)下跌17.4%,甲骨文(Oracle)下跌13.8%等,多家主要科技公司股价大幅下挫。尽管随后部分回升,但整体仍呈弱势。
DeepSeek的挑战令西方AI阵营陷入震惊。据《彭博社》和《The Information》等媒体报道,Meta已启动四个“作战室”专门分析DeepSeek,而OpenAI则怀疑其AI模型的回答是否被DeepSeek大规模无授权使用于训练,并已展开调查。
AI开发霸权竞争进一步加剧。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奥特曼(Sam Altman)于28日在X(前Twitter)上表示,“(R1模型)在成本控制方面尤其令人印象深刻,新竞争者的出现令人振奋”,但他补充道,“我们将推出更强大的模型”。与此同时,中国阿里巴巴于29日更新了其AI模型“Qwen”,并强调其性能优于DeepSeek的V3。华为则宣布在其云服务中支持DeepSeek的AI模型。
DeepSeek,中国连锁创新的象征
DeepSeek的崛起浓缩了中国科技崛起的关键要素。30日,本报就DeepSeek如何威胁OpenAI的领先地位向R1团队提问成功秘诀,其回应称,“我们大量使用了华为的昇腾芯片910B,该芯片的性能约为英伟达A100的80%,但价格仅为其30%”。此外,他们补充道,“如果加上政府补贴,(华为芯片的使用成本)比英伟达同等性能的高端芯片价格低约54%”。
此外,DeepSeek团队还表示,“由于灵活应用了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标注’(AI训练用数据加工)的成本仅为美国的10%,电力使用成本也仅为美国的三分之一”。极致的性价比、政府的全力支持、宽松的监管环境和低廉的基础设施成本成为DeepSeek区别于美国科技巨头的核心竞争力。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DeepSeek象征着中国的“连锁式技术创新”模式。DeepSeek最初是对冲基金“High-Flyer”的AI研究部门,2023年独立分拆,而High-Flyer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利用深度学习进行量化投资(基于数学、统计和算法的金融投资)的公司。DeepSeek正是利用了其积累的资本、技术实力和GPU基础设施来开发AI模型。
与此同时,中国初创企业成功绕过美国的高端半导体制裁也具有重要意义。尽管美国禁止英伟达GPU出口至中国,但中国正通过华为等企业加速自研AI芯片。英国BBC评论称,“美国对华芯片出口管制的挑战,反而成为中国的机遇”。此外,R1恰好在1月20日(美国总统川普的就职日)发布,被外界解读为中国无意在AI霸权竞争中退让的信号。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AI专家格雷戈里·艾伦(Gregory Allen)分析称,“(中国在这一时机发布R1并释放的信号)表明美国的出口管制并未奏效,美国已不再是AI领域的全球领导者”。
当然,现在谈论DeepSeek的成功还为时过早。有些声音认为其技术存在夸大之嫌。然而,中国企业的发展模式往往如出一辙。即便初期性能稍逊,但凭借难以匹敌的性价比和市场渗透速度先行占领市场,最终在性能上也实现赶超,从而击败竞争对手。比亚迪(BYD)依靠政府补贴迅速跻身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第二,宁德时代(CATL)已成为全球电池市场的霸主,而中国扫地机器人品牌石头科技(Roborock)更是在三星、LG电子的大本营韩国占据市场第一。甚至在未来主导制造业的仿人机器人领域,中国的低价产品也在迅速渗透工厂市场。在AI领域,人才至关重要,而中国的“人海战术”优势十分明显。截至2022年,全球顶尖(前20%)AI研究人员中,中国占比高达47%。
韩国仁川大学经营学教授洪起用表示,“过去几十年,中国逐步侵蚀钢铁、造船、汽车等韩国传统制造业的市场份额,如今这一成功模式同样适用于AI等高端产业。韩国也必须全力以赴,确保AI人才储备和技术开发能力的提升”。
DeepSeek继去年年底发布大型语言模型(LLM)“V3”后,于本月20日(当地时间)推出了专门处理复杂推理问题的AI模型“R1”。DeepSeek表示,在性能测试中,R1在某些方面超越了OpenAI的“o1”。在数学竞赛基准测试中,R1的准确率达到79.8%,高于“o1”的79.2%。
值得关注的是,DeepSeek的研发成本仅为OpenAI GPT-4的1/18。它并未采用英伟达最先进的H100图形处理单元(GPU),而是使用了英伟达专门为中国市场降低规格的H800,同时大量采用了华为等中国国产芯片。此外,DeepSeek使用的GPU数量仅为2000块。《纽约时报》(NYT)分析称,“DeepSeek在使用比OpenAI和谷歌等硅谷巨头更少的先进芯片的情况下,依然打造出了具有竞争力的聊天机器人。这显示出美国对华AI芯片出口管制的局限性”。
美国科技股迅速作出反应。27日,在纽约股市交易中,英伟达股价暴跌16.97%,创下自2020年3月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台积电(TSMC)同期下跌13.33%,博通(Broadcom)下跌17.4%,甲骨文(Oracle)下跌13.8%等,多家主要科技公司股价大幅下挫。尽管随后部分回升,但整体仍呈弱势。
DeepSeek的挑战令西方AI阵营陷入震惊。据《彭博社》和《The Information》等媒体报道,Meta已启动四个“作战室”专门分析DeepSeek,而OpenAI则怀疑其AI模型的回答是否被DeepSeek大规模无授权使用于训练,并已展开调查。
AI开发霸权竞争进一步加剧。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奥特曼(Sam Altman)于28日在X(前Twitter)上表示,“(R1模型)在成本控制方面尤其令人印象深刻,新竞争者的出现令人振奋”,但他补充道,“我们将推出更强大的模型”。与此同时,中国阿里巴巴于29日更新了其AI模型“Qwen”,并强调其性能优于DeepSeek的V3。华为则宣布在其云服务中支持DeepSeek的AI模型。
DeepSeek,中国连锁创新的象征
DeepSeek的崛起浓缩了中国科技崛起的关键要素。30日,本报就DeepSeek如何威胁OpenAI的领先地位向R1团队提问成功秘诀,其回应称,“我们大量使用了华为的昇腾芯片910B,该芯片的性能约为英伟达A100的80%,但价格仅为其30%”。此外,他们补充道,“如果加上政府补贴,(华为芯片的使用成本)比英伟达同等性能的高端芯片价格低约54%”。
此外,DeepSeek团队还表示,“由于灵活应用了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标注’(AI训练用数据加工)的成本仅为美国的10%,电力使用成本也仅为美国的三分之一”。极致的性价比、政府的全力支持、宽松的监管环境和低廉的基础设施成本成为DeepSeek区别于美国科技巨头的核心竞争力。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DeepSeek象征着中国的“连锁式技术创新”模式。DeepSeek最初是对冲基金“High-Flyer”的AI研究部门,2023年独立分拆,而High-Flyer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利用深度学习进行量化投资(基于数学、统计和算法的金融投资)的公司。DeepSeek正是利用了其积累的资本、技术实力和GPU基础设施来开发AI模型。
与此同时,中国初创企业成功绕过美国的高端半导体制裁也具有重要意义。尽管美国禁止英伟达GPU出口至中国,但中国正通过华为等企业加速自研AI芯片。英国BBC评论称,“美国对华芯片出口管制的挑战,反而成为中国的机遇”。此外,R1恰好在1月20日(美国总统川普的就职日)发布,被外界解读为中国无意在AI霸权竞争中退让的信号。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AI专家格雷戈里·艾伦(Gregory Allen)分析称,“(中国在这一时机发布R1并释放的信号)表明美国的出口管制并未奏效,美国已不再是AI领域的全球领导者”。
当然,现在谈论DeepSeek的成功还为时过早。有些声音认为其技术存在夸大之嫌。然而,中国企业的发展模式往往如出一辙。即便初期性能稍逊,但凭借难以匹敌的性价比和市场渗透速度先行占领市场,最终在性能上也实现赶超,从而击败竞争对手。比亚迪(BYD)依靠政府补贴迅速跻身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第二,宁德时代(CATL)已成为全球电池市场的霸主,而中国扫地机器人品牌石头科技(Roborock)更是在三星、LG电子的大本营韩国占据市场第一。甚至在未来主导制造业的仿人机器人领域,中国的低价产品也在迅速渗透工厂市场。在AI领域,人才至关重要,而中国的“人海战术”优势十分明显。截至2022年,全球顶尖(前20%)AI研究人员中,中国占比高达47%。
韩国仁川大学经营学教授洪起用表示,“过去几十年,中国逐步侵蚀钢铁、造船、汽车等韩国传统制造业的市场份额,如今这一成功模式同样适用于AI等高端产业。韩国也必须全力以赴,确保AI人才储备和技术开发能力的提升”。
Advertisements
相关新闻
- o3-mini物理推理粉碎DeepSeek R1 OpenAI王者归来(图)
- 华为和DeepSeek联手,硅基流动首发即限流!(组图)
- 媒体:中国强势反制裁,用美国听得懂的方式立规矩(组图)
- 胡锡进:傲慢打出万能牌,川普同时向加墨和中国动手(图)
- 通过新加坡获得芯片?美国调查DeepSeek,英伟达回应(图)
- 此消彼长!美濒海舰和中国056护卫舰不同的火力改造(图)
- 媒体:OpenAI坐不住了,说明中国的大模型路走通了(图)
- DeepSeek火爆引争议,中国AI“软、硬”挑战犹存(图)
- 风水轮流转!国产家电逆袭日本市场,7成品牌来自中国(图)
- 苹果若“联手”DeepSeek,能带动iPhone销量么?(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