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最大锂矿 丢了?未来能源格局待定(组图)

大鱼新闻 财经 2 hours, 37 minutes

据俄新社1月5日讯,乌克兰已失去对顿涅茨克西部舍甫琴科锂矿的控制。该矿床号称“欧洲最大锂矿”,预估矿床厚度为70-130米,位于地下500米的深处。俄方声称,拿下舍甫琴科锂矿床,在战略上是无价的。

俄乌战线与舍甫琴科锂矿的位置关系▼



俄乌冲突已延宕了三年有余,不仅交战双方精疲力竭,就连旁观者也感到疲惫。战线反复拉锯,无非是小村镇、小矿井的易手,观众们早已转移关注度。

虽然去年俄军的推进速度略有加快,但真正的大战果仍然寥寥无几。对俄罗斯的宣传部门来说,舍甫琴科锂矿床的得手,宣传意义很大,但其实际意义是否真有如此之大呢?

乌克兰锂矿开发,被寡头给耽误了

舍甫琴科锂矿于1982年被苏联探矿队发现的。矿床面积为0.8平方公里,上覆沉积岩厚度为70-130米,估算其储量深度约为500米。与乌克兰大部分矿物一样,它产生于乌克兰地盾的太古宙片麻岩和结晶片岩中。

舍甫琴科村庄,矿床位于村庄东郊

(底图:google maps)▼



这座锂矿的理论储量相当可观。根据乌克兰方面的数据,其远景储量为570万吨,地质储量为超800万吨。而俄方的报道,则一般采用1380万吨的理论可开采量作为宣传口径。由此可知其中的水分。

所以舍甫琴科锂矿,并非是一座已开采的矿区,而只是一座储备矿床,可开采量都是基于估算的。因此,乌克兰丢掉舍甫琴科矿也只是账面损失,而并非实际损失。因为长期以来,乌克兰境内的锂矿资源几乎没有被开发。

乌克兰继承有苏联时期探明的四个锂矿床▼



当然,乌克兰人并非不知道锂资源的价值,毕竟锂价在国际市场上的水涨船高,已经人尽皆知。乌克兰的寡头们早就对地下资源有所布局,但这种基于腐败的圈地行为,对乌克兰锂矿的开发构成了很大的问题。

乌克兰的寡头企业Петро-Консалтинг早在2018年,就通过许可证的形式取得了开采许可。这家企业当初画大饼说,2021年就可以实现生产。而实际情况是,直到俄军攻占舍甫琴科锂矿时,仍停留在纸面上。

乌克兰开发舍甫琴科矿床也确实存在现实困难。一方面,乌克兰的产业结构不需要锂这样的稀缺矿产资源;另一方面,乌克兰也缺乏资金来开采这些深埋地下的资源。

而乌克兰需要认清的现实是

你没法开采这些资源

就会有别人想来帮你开采

(图:shutterstock)▼



按照计划,乌克兰需要修建一条40公里长、电压为150kV的电力线,铺设近20公里的天然气管道,并修建一条35公里的铁路线用于精矿出口。

根据这些可行性研究,乌克兰需要投资1.2亿美元来建设基础设施和矿山本身。而更麻烦的是,早在冲突爆发前,舍甫琴科矿床就已经相当接近于乌东军事冲突区,在这里搞基建,风险很大。

由于建设项目久久不能落地,乌克兰社会都觉得Петро-Консалтинг纯属占着茅坑不拉屎。

而且,这家企业的腐败行为显而易见的。它以乌克兰前总统波罗申科的名字命名,其领导Тарас Игнащенко,是波罗申科时期能源部顾问的儿子。Игнащенко家族和波罗申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一点点,我只想要一点点

(图:壹图网)▼



这家企业获得开采许可时,没有经历任何公开的招投标程序,使得公众对其寻租腐败行为确信不疑。

这种圈地然后闲置的行为,不仅仅是在舍甫琴科锂矿床,Петро-Консалтинг集团对其控制的扎波罗热州和基洛沃格勒州的锂矿床也是一样。

因此,社会舆论往往认为,Петро-Консалтинг集团就是舍甫琴科锂矿床迟迟得不到利用的根本原因。

扎波罗热州锂矿床开采出的锂辉石

(图:webmineral.ru)▼



更有一种劲爆的说法认为,“Петро-Консалтинг”集团其实是买办乌奸,它一方面以前总统波罗申科作为政治靠山,另一方面以俄罗斯钢铁寡头兼首富莫尔达绍夫的“海外匿名英镑”作为资金来源,所以出工不出力。

无论如何,这家公司以一己之力大大延缓了乌克兰锂业的发展进程。因此,泽连斯基政府一直在与这一寡头进行法律诉讼,试图收回锂矿资源。

2022年开始,乌克兰政府成功地把这座矿床和其他若干锂矿一起打包卖给澳大利亚的欧洲锂业公司。对于舍甫琴科锂矿床的开发来说,留给乌克兰的时间太少了。

这也是乌克兰政府不得已的选择

(图:forbes)▼



俄罗斯不缺锂,但高度依赖进口

有一种观点认为,俄罗斯夺取舍甫琴科锂矿床,可以改善其锂安全,可以增加俄罗斯在锂这种关键原料上的供应链韧性。因为俄罗斯的锂供应高度仰赖进口。

当前俄罗斯的锂供应,基本来自南美。但智利和阿根廷先后停止了对俄的锂供应,俄罗斯只能从玻利维亚获得锂。所以,俄罗斯获得一个新的锂矿床,当然是一个好消息。

玻利维亚的乌尤尼盐沼

是世界上最大的盐沼

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锂矿床

(图:壹图网)▼



但是问题是,俄罗斯自身并不缺乏锂矿。俄罗斯一直号称自己的锂储量排世界第3(公认排名在10名开外),只不过有长达20年没有开发。

苏联时期,俄罗斯曾经开采过锂矿,只不过那时候并非为了新能源电池,而是为了造核武器。

早在1941年,苏联就建立了小但完整的锂供应链,外贝加尔的扎维京斯克锂矿曾经是苏联和俄罗斯唯一运行的锂矿。苏联人从中开采矿石并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冶炼成品。这条小的生产线可以满足当时国内近一半的需求。但这个矿在1997年就关闭了。

扎维京斯克锂矿,位于遥远的西伯利亚▼



直到2022年,俄罗斯才试图在摩尔曼斯克这个国内锂矿最富集地方进行开矿设厂。俄工贸部牵头诺利斯克镍业公司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计划开采科尔莫泽尔斯克矿床。

这里是俄罗斯最大的锂矿床,占其锂储量的五分之一 。但即便一切按计划进行,也要到2030年才能产出。

到北极去,去采锂矿!

(图:arcticlithium)▼



虽然俄罗斯计划开采的锂矿,不止科尔莫泽尔斯克一处,但有一个算一个,所有的计划都是停留在纸面上的东西。对于俄罗斯来说,其本身并不缺乏自然形态分布的锂,缺乏的是开采、生产和实际利用锂的能力。

总之,俄罗斯的现状是,虽然不缺锂,但自己完全不生产,完全依赖进口。





因此,虽然舍甫琴科锂矿床的理论储量非常吸引人,但这种固态锂矿石,其开采难度和成本都比较大。大肆宣传的目的,是为了在占领区吸引外资。其实俄罗斯境内根本不缺这类矿床。

因此对于俄罗斯来说,拿下舍甫琴科锂矿床,宣传意义明显大于经济意义。

欧洲的新能源自主梦

舍甫琴科锂矿床的易手,更大的意义还在于欧洲方面。在传统油气时代,欧洲十分依赖俄罗斯;俄罗斯希望通过夺取舍甫琴科锂矿床,使欧洲在新能源时代继续依赖俄罗斯。

俄占区的顿涅茨克国立技术大学校长亚历山大·阿诺普里延科在电视采访中说,舍甫琴科锂矿床“是西欧寄予厚望的“欧洲最大锂矿床”。因为欧洲放弃了俄罗斯的天然气,必将转而依赖替代能源。”

阿诺普里延科认为,舍甫琴科矿床在向欧洲供应的物流方面,非常便利。而其储量足以支撑欧洲在2035年之前完成新能源转型。

从油气时代转变到新能源时代

俄罗斯想在能源方面拿捏欧洲的心思是不变的

(图:壹图网)▼



乌克兰虽然不会正面回应这种说法,但是乌克兰的确在争取欧洲支持时采取过类似的说法。泽连斯基就曾反复强调,乌克兰并非只是一个单纯的农业国,拥有丰富的、符合欧洲需求的矿产资源。

乌克兰自然资源副部长Светлана Гринчук也曾指出,锂矿在新能源时代的重要性,是欧洲需要援助乌克兰自我保卫的直接理由。

但现状是,乌克兰不仅丢掉了舍甫琴科锂矿,就连别尔江斯克的Крутая Балка锂矿床也在俄军控制下。乌克兰所继承的苏联时期探明的四个锂矿床,如今已有一半被俄军控制。

何尝不是一种锂资源战争呢▼



这当然使得西欧借助乌克兰实现新能源自主的前景变得十分暗淡。

总之,舍甫琴科锂矿床作为一座超大锂矿,具有非常可观的理论经济效益,是影响未来能源格局的关键所在。但是其易手,并不能直接威胁欧洲的能源安全。因为一座尚未投产的矿产,不会造成供应链的重组。而且欧洲最大锂矿到底是谁尚不能完全确定,葡萄牙、塞尔维亚等都极具潜力。

目前,欧洲第一大锂生产国是葡萄牙,其锂矿基本都用来生产锂电池。而占据世界锂储量大头的南美国家,也在向欧洲供应锂。俄罗斯想要像以往油气供应那样拿捏欧洲,几乎是不可能的。

智利,一名工人在厂房检查碳酸锂的生产情况

(图:壹图网)▼



由于俄罗斯缺乏开发锂矿的动力和能力,引进外资才是正途。对于某新能源大国来说,舍甫琴科锂矿的易手,也许有助于其缓解锂资源供应紧张的现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