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天4架飞机失事!美国两党互相攻击 空管成焦点(组图)

6Park 生活 3 hours, 27 minutes



近期事故已导致74人死亡,空管系统成为关注焦点,美国两党正互相攻击。


当地时间2月6日下午,美国白令航空一架载有10人的小型飞机在阿拉斯加失联,机上有9名乘客和1名飞行员。

当地媒体报道,该飞机下午2时37分从阿拉斯加的乌纳拉克利特飞往诺姆,大约在下午3时16分失联。由于夜色渐浓,能见度极差,目前搜寻正在艰难进行,而且一旦飞机坠海,更是难以搜寻。

初步报告显示,能见度低和天气状况,可能是导致飞机失踪的原因。涉事机型为塞斯纳208B大篷车EX型。

1月29日以来,美国民航业发生多起安全事故,包括客机与军机在华盛顿空中罕见相撞、费城小型飞机起飞不到一分钟就冲向地面并坠毁,合计导致超过74人死亡,引发广泛担忧。

空难使美国空管系统成为关注焦点。美国长期面临空管员紧缺、设备“过时”的问题,被认为是导致华盛顿67人死亡空难的原因之一。美国总统特朗普承诺,将打造“全新”的空中交通管制系统。美国企业家埃隆·马斯克也说,他领导的政府效率部团队将对空管系统进行紧急安全升级。

尽管事故原因还不明确,美国两党开始互相攻击。特朗普表示,过往民主党政府倡导的女性、少数族裔等群体多元化举措,是事故发生的深层次原因。而民主党人士则将归咎于特朗普的裁员政策,批评特朗普一上台,就解雇了一些维护空域安全的关键人员。

需要指出的是,过往美国民航业的安全纪录不错,上一次发生重大空难是在2009年2月。当时一架由科尔根航空运营的大陆航空航班从新泽西州纽瓦克起飞,在接近纽约州布法罗机场时撞上了一所房屋,失事飞机为庞巴迪Q400型,坠机造成49人死亡。



空中罕见相撞

1月29日,一架客机与一架军用直升机在华盛顿空中相撞,两机67人无人生还。中国驻美国大使馆表示,遇难者中包括两名中国公民。

这是一架载有三名机组人员的美国陆军黑鹰直升机,与一架载有64名乘客和机组人员的美国航空客机。事发时距离客机原定降落华盛顿里根国家机场的时间仅差数秒。相撞后,两架飞机坠毁于机场旁冰冷的河水中。

事故原因仍不清楚。搜救人员已从残骸中寻获俗称“黑盒子”的飞行数据记录器。负责调查的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说,将在30天内发表初步报告。

华盛顿空域拥挤。曾处理多宗与喷射机及雷根机场相关诉讼的航空律师吉姆·布拉克尔(Jim Brachle)说,华盛顿特区上空的空域受到严格限制,堪称“全球控制最严的空域”。但同时该区域不仅有商业航班,还有私人飞机与直升机频繁穿梭,这些航机通常用作接载高级官员及政界人士往返敏感地点。

“这里的进出航线非常狭窄,拥挤的情况严重,飞机数量过多。这意味着两种不同类型的飞机可能会挤在极小的空间,且彼此之间几乎没有安全间隔。如果其中一架飞得稍微低了一点,另一架稍微高了一点,就可能会出现在同一位置上。”布拉克尔说。

根据媒体报道,在此次撞机事故前的3年时间内,华盛顿里根国家机场附近空域就发生过多起客机与直升机相撞的险情。就在事故前一天的28日,另一架前往里根国家机场的飞机因直升机靠近航线,被迫进行复飞和盘旋。

复杂的空域对空管调度提出了极高的要求,然而媒体援引美国联邦航空局初步调查指出,事发时里根国家机场的空中交通控制塔工作人员配置“不正常”。

原本一个空管员负责管理机场附近直升机交通,另一个空管员指挥跑道上起降的民航飞机,而当时,这些工作只由一个人承担。尽管这符合相关安全标准,但并不是理想情况,会增加大大空管员的工作负担。

两机相撞前不到30秒,机场塔台人员曾发问,直升机是否看到前方客机,并指示直升机从客机后方飞过。多名现任及前任空管员表示,黑暗可能使飞行员更难准确测量自己与其他飞机之间的距离,塔台人员本应更主动地指示直升机和客机远离对方。

长期以来,美国空管人员紧缺,多份报告曾就空管员短缺的安全影响提出警告。2023年6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美国空管员被迫长期加班,需要每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10小时,疲劳工作给空中交通运转造成极大风险。

美国联邦航空局的数据显示,美国有3000名空管员缺口。在纽约、迈阿密等繁忙枢纽城市,空管员“到位率”不超过三分之二。即使加快招聘,也需要8年-9年时间。



近期事故频发

另一起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发生在2025年1月31日。

一架小型飞机从宾夕法尼亚州东北机场(NE Airport)起飞后不久,在费城一个建筑密集的社区坠毁并引发大火,事故造成已造成7人死亡、19人受伤。

该飞机机型为里尔55型,用于医疗运输,搭载包括飞行员在内的四名机组人员、一名儿童患者以及一名儿科医疗人员。

据媒体报道,这架飞机起飞大约30秒后,信号从雷达上消失。飞机在一个人口密集居民区的购物中心附近坠毁,起火燃烧。地面多座房屋起火,一些汽车被飞机残骸砸中,地面上一人遇难。

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2月1日表示,失事飞机爬升到距地面约457米的高度后,急剧下降冲向地面并坠毁,飞行时间不到一分钟。事故原因仍在调查中。

两起致死事故之外,美国近期还发生了几起安全事件,所幸没有人员伤亡。

2月7日,一架型号为塞斯纳208B大篷车EX型飞机,在从阿拉斯加的乌纳拉克利特飞往诺姆的途中失踪。

多方已启动搜救行动,但还没有找到失联飞机,目前报告显示,能见度低和天气状况可能是导致飞机失踪的原因。

2月5日上午,在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塔科马国际机场,一架日本航空公司的波音787-9型客机在降落后滑行时,其右翼与一架正在等待除冰作业的达美航空公司波音737-800型客机尾部发生碰撞,没有人员受伤。

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指出,涉事飞机当时所处区域不在空中交通管制范围内,并将对此事展开调查。

1月28日,美国一架F-35战斗机在阿拉斯加州艾尔森空军基地的一次训练演习中因故障坠毁。飞行员安全逃生,飞机严重受损。

该系列战斗机近5年内出现4次事故。最近的一次在2024年5月,一架美军F-35战斗机在美国新墨西哥州阿尔伯克基国际机场附近坠毁并起火。



两党互相攻击,空管系统成焦点

空难使美国空管系统成为关注焦点,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美国空中交通管制员现在大多使用过时的设备,美国正努力向基于卫星的空中交通管制系统过渡,但一直面临成本超支和项目延迟的问题,此次也许最终能解决系统维护、升级所需资金问题。

特朗普表示,他将与国会领导人讨论立法建立空中交通管制系统,称当前的技术已经过时,“我们会为控制塔建立一个伟大的计算机化系统,全新的,而不是拼凑而成的。”

亿万富翁马斯克2月5日在社交媒体上发文,指在总统特朗普支持下,“政府效率部”团队将致力于对空中交通管制系统进行快速安全升级,防止飞机相撞。他还提到,几天前,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的安全通知系统出现了数小时的故障。

但美国两党对这一计划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共和党人普遍支持马斯克,民主党人则提出质疑。他们担心,“政府效率部”团队并没有相关工作经验,改革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同时马斯克拥有SpaceX公司,存在利益冲突。

针对近期空难,两党正展开多轮言语交锋。特朗普表示,事故原因与民主党政府倡导的女性、少数族裔等群体多元化举措有关。而民主党人士则将归咎于特朗普的裁员政策。

特朗普称,前总统奥巴马、拜登在执政期间推动的一系列多元化政策导致联邦航空局招聘标准下降、工作人员能力不足,是此次撞机事故发生的深层次原因。

民主党方面则批评特朗普一上台,就解雇了一些维护空域安全的关键人员。众议员亚历山德里娅·奥卡西奥—科尔特斯说,特朗普刚刚裁撤了航空安全委员会,空中交通管制员本已人手不足,在本周还收到特朗普“要求主动辞职”的通知,而且要求一周内作出决定,造成此次撞机事故的原因是特朗普和马斯克的裁员政策。

特朗普1月20日正式就任总统后,立即开始压缩、裁撤联邦政府部门。他还对联邦政府工作人员提出“买断计划”,要求工作人员主动离职,不接受计划的人或在2月6日后面临被裁员的可能。截至2月5日,已有超过4万人接受“买断计划”主动离职。目前,美国国际开发署已被关闭,美国教育部或将被裁撤。



20多年来最严重空难,黑鹰直升机撞客机,空管人员问题重重?

中国人民享受春节的时候,美国那边连续发生了3起严重的航空事故,分别是1月28号美国阿拉斯加州埃尔森空军基地的一架F-35战斗机坠毁、1月29日“黑鹰”直升机和客机相撞,以及1月31日宾州费城一架小型医疗飞机坠毁。

其中第二起撞击事故堪称美国20多年来最严重的空中事故,直升机上的3名军人和客机上的64人无一生还。事故发生后,美国总统特朗普直指事故原因,是美国空管招聘采用的多元化、包容性原则。虽然两架飞机的黑匣子找到,但分析事故具体原因和过程,还需要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NTSB)花30天时间才能完成。特朗普这么早就直接把问题引到了空管人员身上,这又是怎么回事?



▲航班客机已经断成3截并坠入波托马克河,图片来源:网络

可以确定的是,1月29日的撞击事故和多方面原因有关。第一个原因是这座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的罗纳德·里根国际机场实在是太繁忙了,但相关的管理和服务却因为人手不足严重跟不上。

1月29日当天,美国航空5342号(代号CRJ)从位于堪萨斯州的威奇托市起飞前往华盛顿特区,约晚上8点40分左右到达里根机场。里根机场机场一共有3条跑道,分别为1/19、15/33、4/22,长度分别为约2100米,1600米和1500米,3条跑道为交叉设计,彼此有重叠,其中1/19跑道压力最大,每天需要承担90%以上的起降任务。1月29日当天,空管原本确认5342号航班可以降落在最长的1/19跑道上,但3分钟后又要求航班改为降落15/33跑道。

航班机组认为,飞机当时由东南向西北飞行,恰好有条件修改跑道,于是同意。此时空管清楚还有一架直升机在机场附近,也担心两机发生相撞。于是8点47分,同一位空管又询问从西北方向而来,向东南方向飞行的“黑鹰”直升机(代号PAT-25)能否目视到航班,直升机机组回答可以看到,于是空管要求直升机从航班的“后方通过”。

这里后方通过的大致意思,应该是空管要求直升机从右侧绕行,避开航班的轨迹。但显然直升机机组没有做到,因为25秒后事故就发生了。



▲ADS-B Exchange网站记录的两机撞击前大约25秒的相对位置,图片来源:网络

美国前军用直升机飞行员大卫·巴特勒分析认为,当时直升机机组可能根本没有目视到航班,或者说他们看到的并不是代号CRJ的那一架航班,但却下意识的回答看到了。因为夜间的机场灯光复杂(尽管直升机机组成员佩戴了夜视仪,但也未必真的看到了航班),直升机的飞行高度很低,自己不太容易观察。航班因为临时改降跑道,机组也不太可能有充分的时间往外看。但更关键的问题是,为什么是同一个空管,一边在指挥客机,另一边又在指挥军用直升机?按照里根机场的规定,其实应该有两位空管值班。但当天一个临时有事请假了,加上多年来机场人手都不够,所以只留下了一位空管工作。

这名空管之所以有点忙不过来,是因为里根机场早就已经超负荷运转了。当初里根机场的设计客流量仅为一年1500万人次,但在2023年时就已经达到了2500万人次,平均每天有819个航班起飞。客机本来就已经很多了,结果还有大量的直升机穿越机场而过。



▲两架飞机大约相向飞行了1分钟,图片来源:网络

这些直升机隶有的属于陆军,负责运送美国的军政要员,有的则是商务精英的私人飞机。美国首都华盛顿有3个机场,一个是罗纳德里根机场,一个是杜勒斯机场,一个是巴尔的摩机场,剩下的两个机场都能用,为什么所有的直升机和航班都往这里挤?原因无他,是因为这座机场距离市区更近,不管是商业精英还是军政要员,都希望工作完之后能早点回家。加上里根机场本来就小,华盛顿特区的管理又严格,很多地方都是禁飞区,这就让交叉跑道的里根机场更挤了。

因为缺人,里根机场的空管人员时常一个人在短时间内管理大量的飞机,他们经常加班,早已经身心疲惫。实际上负责招聘的美国联邦航空局(FAA)基本上也是常年都招不到足够的人,总缺口大约在3000人左右。从视频上看,两架飞机相撞前大约持续相向飞行了1分多钟,这段时间内空管可能还在操心当时另外一架正在起飞的飞机。如果是两个人值班,事故发生的概率可能要低得多。

里根机场的“不安全”问题其实早就已经有人吐槽过了。早在2013年时,就有航班机组成员在NASA运营的飞行安全自愿报告系统上提出,里根机场内经常出现的直升机切进民航客机跑道的问题,早晚都会造成严重的事故,只可惜当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2024年里根机场就差点发生两起撞机事故,可以说这次的事故根本不是什么偶然。



▲此次事故中坠毁的直升机,图片来源:网络

第二个原因是疑似飞行员违规操作。从ADS-B Exchange网站网站上记录的飞行轨迹图像看,航班完全处于正常降落,整个的高度变化也完全符合规定。航班只在相撞前的很短一段时间内,有一个疑似抬升机头的动作,似乎是发现了危险。初步调查认为,这也不是航班上安装的防撞系统(TCAS)检测到有异常物体进入危险距离后发出的报警。因为TCAS系统在飞机低于700英尺(213米)就基本上不再起作用了,毕竟这个高度之下的飞行物太多,报警容易产生误判。但军用直升机上有样安装了应答器,直升机应该很清楚航班的位置才对,但不知为什么没有及时规避。

里根机场上出现的直升机有的是私人飞机,但有40%左右是军用直升机,隶属于美国陆军第12航空营。第12营主要负责护送官员,在战时他们的任务就是把华盛顿的高官们送出危险区域,平常的训练任务也比较繁重。这次发生事故时,这架“黑鹰”直升机就是在进行一次夜间训练。



▲里根机场和大致的两机飞行路线,图片来源:网络

但根据《华盛顿邮报》的报道,这架直升机疑似违规操作。因为里根机场规定,所有的直升机飞行高度不能高于200英尺(约61米),但事发时这架直升机的飞行高度大约在300英尺左右(约92米),已经超过了规定上限。再加上直升机抢先堵在了航班的正常降落轨迹上,本来应该主动规避。或许是直升机机组成员认为,自己是在进行运送军政要员的关键训练,对空域有优先使用权,加上平时也蛮横习惯了,所以压根不避。所以总的来说,直升机机组在这起事故中的责任比较大。

事发后,特朗普没有把问题归咎于直升机机组成员身上,反倒是认为他们经验丰富。特朗普直接把矛头对准了空管人员,强调这起事故和FAA的多元化招聘有关。特朗普显然没有什么靠谱的证据直接把这两件事连起来,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他只强调这是常识。美国媒体认为,特朗普是有意把这起事故引向他正在推动的“常识革命”方向,但这起事故的真正原因可能还真的与此无关,特朗普的行为是典型的政客做法。不论如何,这起撞击事故都是相当悲剧性的,航班上有20多名美国的青少年花样滑冰选手,包括了两名前花滑双人滑世界冠军夫妇和两名华裔,尤其是两名十几岁的华裔原本前途无量,实在令人惋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