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德国将举行大选 下届政府对中国会更强硬?(图)

6Park 时事 6 hours, 10 minutes

德国将于2月23日提前举行联邦议院大选,之后产生新一届政府。各政党近期推出的竞选纲领大多以较小篇幅谈及中国。德国各政党奉行什么样的中国政策,新一届政府将如何与中国打交道?




社民党总理候选人肖尔茨(左上)、联盟党总理候选人梅尔茨(右上)、绿党总理候选人哈贝克(左下)和选择党(选项党)总理候选人魏德尔(右下)图像来源: photothek/dpa/picture alliance

(德国之声中文网)德国基民盟/基社盟组成的联盟党(政治光谱以黑色代表)近期民调支持率为30%左右,居于领先地位,因此有望成为下届联邦议院中的最大党及主要执政党,其总理候选人梅尔茨(Friedrich Merz)也被认为最有希望成为下届德国总理。

联盟党的对中政策如何?

就在不久前,梅尔茨才警告德国企业“投资中国是一个风险很大的决定”。在1月23日德国科尔伯基金会举行的研讨会上,梅尔茨说,中共对外国公司的政治影响力从未像现在这么大,按照“我们的标准”,中国不是一个法治国家。他还提到中国对台湾公开发出的军事威胁,并称中国是对抗西方的”专制国家轴心“的一部分。

联盟党总理候选人梅尔茨(Friedrich Merz)图像来源: Kay Nietfeld/dpa/picture alliance

联盟党的竞选纲领中也写道,中国对自由民主国家的立场变得愈发尖锐,在周边地区乃至更远的地区愈发具有扩张性,“我们希望与合作伙伴一起,在影响我们战略利益的任何方面击退中国的影响力。”

这份竞选纲领中同时还强调要与美国紧密协调对华政策,称“我们致力于推行独立并与美国紧密协调的欧洲对中政策。”

德国波恩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终身讲座教授辜学武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指出,在政治方面,联盟党主张加强与中国的切割。他说:“联盟党中有很大一批所谓跨大西洋狂热追求者,把希望寄托在美国身上,试图作为美国的助手,阻挡中国的崛起,击退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联盟党中有很多人幻想,如果在特朗普时期打中国牌,切断同中国的更多利益,追随美国、遏制中国崛起的话,有可能换来美国对德国的宽容。”

不过,辜学武教授也强调:“对于中国是合作伙伴、竞争对手和制度敌手的表达,联盟党纲领里没有提出异议,因为联盟党的民意基础很多是都是企业界、经济界和商界人士,和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所(MERICS)中国问题专家伯恩哈德·巴尔驰(Bernhard Bartsch)也认为,从联盟党竞选纲领及2023年初推出的”中国文件“来看,其对中国的定位与现任德国政府将中国视为”合作伙伴、竞争对手和制度敌手“的定位仍基本一致。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巴尔驰分析说,梅尔茨最近讲话中谈及中、俄、朝、伊朗等专制国家携手并肩,首先针对的是德国最关心的国际问题,即俄罗斯侵乌战争和中国对俄罗斯的支持。他说:“如果说以前德国内部还对将中国部分定义为制度敌手有不同看法的话,那么在中国继续其亲俄政策之后,人人都意识到,中国在支持一个威胁并破坏欧洲和平的国家,中国的这种参与也对欧洲安全构成威胁。”

不同的组阁形式影响对中政策

按照德国选举法,获得一半以上议席的政党或政党联盟才有资格组阁。因此,联盟党一旦成为下届联邦议院议席不够半数的第一大党,就需要获得别的党派支持才能联合组阁。

由于德国选举法还规定政党必须获得5%或以上选票才能取得联邦议院席位,因此,和联盟党有许多共同理念、但目前民调支持率仅为4%左右的自民党极有可能再次被踢出议会,不能充当联盟党组阁的“小伙伴”。

联盟党也和社民党、绿党一样,排除了与极右翼政党选择党(又译选项党)组阁的可能性,因此,联盟党在联邦议院选举后的联盟伙伴很可能是社民党(政治光谱以红色代表)或(和)绿党(以绿色代表)。从理论上讲,根据不同的投票结果,黑红执政联盟、黑绿执政联盟、黑红绿执政联盟皆有可能。而不同的组合必然将影响下届德国政府的对华政策。

黑红组合

辜学武教授认为,如果联盟党与社民党组阁,也就是黑红联合执政的话,德国的对华政策会相对温和。他说:”黑党的纲领(对中国)是经热正冷。经济合作又正好符合红党主张与中国谨慎交往的战略,而且如果是黑红合作的话,有可能红党会取得外交部主导权,黑党取得总理府主导权,这样一个组合有可能对进一步对改善德中关系奠定良好基础。尽管黑党在如何制定对华政策上更倾向于与美国进行协调,红党更倾向于同欧盟各个国家进行协调,但这不是本质上的矛盾。尤其是在特朗普的因素还没有完全确定的情况下,黑红联盟从中国的角度讲是一个相对理想的选择。“

回顾过去三年多来的现实政治,尽管由社民党主导的现任德国政府支持欧盟关于中国是”合作伙伴、竞争对手和制度敌手“的三重定位,但在实际操作中明显强调“合作”。墨卡托中国研究所中国问题专家巴尔驰举例说,尽管争议很大,德国政府2023年仍批准中远集团入股汉堡港福地码头;继续允许华为产品在德国网络通信基础设施中大规模存在;在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问题上,社民党籍德国总理肖尔茨也表示反对。

黑绿组合

在现任德国政府中,绿党是要求对中国采取更强硬态度的主要力量。这从绿党籍德国外交部长贝尔博克对中国的一系列批评态度上可见一斑。墨卡托中国研究所中国问题专家巴尔驰指出:”在现任红绿灯联盟中,绿党所管辖的部门是‘中国战略’的推动性力量,也是最支持欧委会中国战略的部门,比如在对中国电动车征税的问题上。此外,绿党长期以来也关注Temu(铁木,拼多多海外版)的问题,并且推动对其加强监管。“绿党的竞选纲领此次点名提出要加强对Temu的进出口管制。

辜学武教授认为, 如果联盟党和绿党执政的话,那么可能出现强硬与强硬的组合。他说,“绿党在竞选纲领里首先称中国是制度敌手,之后是竞争对手,最后才是合作伙伴。”

不过,辜学武也指出,由于绿党和联盟党在其它领域有重大分歧,因此,即便加起来议席过半,黑绿组合的可能性仍然比较小。



绿党总理候选人、现任德国联邦经济部长哈贝克(Robert Habeck)图像来源: Revierfoto/dpa/picture alliance

黑红绿组合

在联盟党与社民党加起来无法获得一半议席的情况下,有可能出现绿党加入,与黑红两党一起联合执政的情况。辜学武教授认为,这种黑红绿三党的组合“对华政策的变数就非常大”。他解释道,“按照现在的选情,应该是黑党入主总理府。如果外交部继续掌握在绿党手上,那么对于德国政府的对华政策,社民党就几乎没有发言权了,对华政策主导权将落至黑党和绿党手中,而这两个党恰恰是对中国持怀疑态度的。”不过,辜学武也指出,联盟党内部支持与中国保持经济纽带的力量也会对绿党有节制、掣肘作用。

根据德国民调机构Infratest dimap从2月3日至5日进行的最新民调中计算出的结果,从理论上讲,联盟党在630个联邦议院议席中可获227个议席,社民党可获110个议席,绿党可获102个议席。也就是说,联盟党与社民党或绿党联合就可以达到半数以上议席,无需组成黑红绿三党联合政府。

其它党派对华政策及影响


从目前的民调来看,极右翼德国选择党支持率排名第二,约22%,因此很可能成为联邦议院第一大反对党。选项党主张全面和中国交往,甚至在竞选纲领中提出德国应争取上海合作组织观察员地位。不过,辜学武教授认为,即便成为议会中第一大反对党,选项党在对华政策上也没有发言权。巴尔驰认为,无论在内政还是外交政策上,选项党都没有提出真正的可行方案,今后几年中也不会对德国的中国政策产生什么影响。

除自民党外,目前正在为5%这一进入议会的门槛选票奋斗的小党派还有德国左翼党和新政党莎拉•瓦根克内希特联盟。这两个党派从意识形态上看都相对亲中,但两位专家都认为,即便进入联邦议院,这两个小党派对德国政府对中政策的影响力也非常低。

特朗普因素

不可忽视的是地缘政治等外部因素,其中之一就是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外交政策。特朗普已经对欧洲发出关税威胁。巴尔驰认为,如果特朗普将威胁落到实处,很可能将影响欧盟乃至德国新政府的对中政策。他说,“如果特朗普领导下的美国真的损害欧美关系,把欧洲深深拖入贸易冲突的话,那么很多欧盟国家都会考虑是否重新加强同中国的关系,以抗衡美国的影响力,而不是夹在两个强权之间。”

辜学武也指出,“特朗普的战略是各个击破,可能对欧洲动手。(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最近的表态显示,如果特朗普对欧盟动手的话,欧盟对华立场会软化”,但是,他也可以想象,“一旦特朗普在进行双边博弈时,对欧盟开出具有诱惑性的条件的话,欧盟会立马放弃中国,同美国达成协议,并且有可能会牺牲中国的利益。”

从特朗普在最后一刻还是宣布延期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征关税来看,他更多是施压到极致,从而达到更深层次的目的,而非把盟友或伙伴变为敌手。

中国自身因素与中德合作空间

中国本身的态度,如是否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开放力度,也会对德国新政府的对中政策产生影响。尽管中国保持8年的德国最大贸易伙伴地位去年已被美国取代,但中德贸易去年仍高达2470亿欧元,中国也仍是德国重要的出口市场(名列第5)。去年,外资对中国的直接投资整体减少,但由于采取”在中国为中国(生产)“的战略,德国在中国的直接投资仍在增长。

辜学武认为,尽管在现任德国政府治下,德国的”去风险“战略已产生作用,德资在中国开始更多着眼为中国生产,而不是为全球供应链生产,许多德国企业同时也在世界其他地区投资开拓,但是,在能源和环保等领域,中德仍有合作空间。他说:“未来合作的亮点可能是中国的一些优秀的、领先的电动车企业、电池制造商大幅度走向欧洲。这也是德国和欧盟对中国实施电动汽车关税的一个主要目的——不一定是要卡住中国电动汽车进入德国和欧洲,而是迫使中国电池产商在权衡利弊后宁愿在欧洲和德国投资生产,而不是用整车出口的方式来占领欧洲市场。这个领域可能出现双方都有利可图的合作。“

如何利用台湾问题的空间有待观察


在台湾问题上,巴尔驰认为,德国不会因为台湾主动同中国产生直接冲突,但下届政府具体如何利用在台湾问题上的空间还有待观察。本届德国政府任下,发生了美国前议长佩洛西访台、台湾大选、中国在台海周边多次举行大规模军演等重大事件,台海局势一再升高。去年9月,德国军舰22年来首次穿越台湾海峡,宣示“航行自由”的权利,被视为德国向中国发出了坚定地与盟友站在一起,维护国际规则的具有高度象征性意义的明确信号。



德国护卫舰"巴登-符腾堡号"和补给舰"法兰克福号"2024年9月曾穿越台湾海峡(资料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