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迪拜:鄂尔多斯成了打工人的“迪拜近替”(组图)

6Park 生活 10 hours, 46 minutes



回顾今年春节的打工人朋友圈,一个关键词是“反向春运”。

有北漂把爸妈接到了北京,用不堵车的环路和淡季低价酒店,治愈了往年在火车硬座上睡不着、吃不下的窘迫;还有最懂生活方式的沪漂,反向飞到了云贵小城,在梦想中的野奢民宿里组团过年。

在春节反向旅游的热潮之下,不少小众城市逐渐出圈。其中,国内一座三线城市,也开始被年轻人开发成省心省钱的“富游”目的地——鄂尔多斯。



图源:胡蝶

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互联网上对这里的普遍印象是“草原辽阔,牛羊遍地,冬天气温低至零下20度”,就连本地网友也会因为某宝商家的一句“偏远地区不包邮不发货”而破防。

但如今在社交平台上,这座山高水远的北方城市,俨然成了网友们旅行攻略中的“东方迪拜”。

综艺节目《花儿与少年》中明星同款的阿联酋沙漠酒店,最低价的40平米大床房也要五千元起步。但在拥有全国第7大沙漠的鄂尔多斯,一千多元也能让你住进占地80平米、附带沙漠景观和室外露天泳池的“豪华套房”。



在当地的红海子湿地公园在网上被封为“冰岛分岛”之后,旅游特种兵们还集体发愿,“去不成北极的‘世界的尽头’,那至少要打卡一次咱中国宝宝自己的‘钻石海滩’。”



图源:edhsownvyxiqoozndg

最重要的是,鄂尔多斯不仅风景壮观,旅行成本也比想象中的更加平价。

从北上广出发,往返机票最低300多元,航程最短约1小时;此外,很多地方都提供免费停车服务,景区还有免费大巴。

于是,年轻人们一登陆占地近8.7万平方公里的鄂尔多斯,就开始自动享受起了成吉思汗式的帝王级待遇——

“也许是这座城市太大了,哪怕旺季路上也不堵车,景区拍照也不用抢机位,整座城市仿佛为我一个人开放,这才叫真正的旅行。”



当年轻人们为了旅游开始了解鄂尔多斯这座城市时,会意外地发现,这里原来比他们想象得更加富有。

相关数据显示,得益于鄂尔多斯发达的“扬眉吐气”产业(羊绒、煤炭、高岭土、天然气),在2024年前三季度全国城市人均GDP排行榜中,鄂尔多斯位居第一,远超北上广。甚至有网友换算了一番,“这比瑞士都有钱。”

在网上,鄂尔多斯有一个绰号叫“路虎之都”。“均价百万起步的揽胜车型,估计全国有一半都挂的是蒙K车牌,我开个30万的入门级奔驰宝马,在老家都找不到对象。”



“可能是上过富豪榜的鄂尔多斯人太多了,这里不仅和北上广一样,修了不少高尔夫球场、滑雪场、马场,还拥有一座国际赛车场,那是中国第一条国际山地赛道。”

当各种版本的鄂尔多斯都市传说,传到了外省年轻人耳中,这里便成为了“富游”的首选目的地。

“最近,年轻人开始逐渐对‘小城旅游’祛媚。同样是消耗金钱与体力,与其花钱去山野中受苦,我还不如去看看更壮观的景色来开拓眼界,配套的衣食住行也更便捷舒适。”



图源:且歌且途

原本,鄂尔多斯在蒙语中的意思就是“有很多宫殿”的地方。“这里土地面积辽阔,能盖楼的地方自然也不少,不同风格的建筑物,让这座城市宛若一座专为游客开放的巨大影视基地。”

在鄂尔多斯文化产业园里,人称鄂尔多斯“小故宫”、占地8千平米的蒙古源流旅游区,拥有元朝盛世时期的仿制宫殿;园区内更是夏天配备水上乐园,冬天开放滑雪场。

在荒芜沙漠中建造出的康巴什喷泉,是“亚洲第一大规模”,最高喷高为230米,“无论客流多少,有没有人来看,这里都会坚持每天开放表演,还实时更换投影画面和最新的歌曲。”

就连热电厂里的厂房外墙和冷却塔大烟囱,都被画上了山水画,成为知名网红打卡景点。到了晚上还会被打上投影,不间断展示80分钟的城市宣传片。



图源:小刺猬

每年正月十五,鄂尔多斯还会上演中国宝宝自己的元宵节焰火秀。

“当天全市各地区会组织4、5场焰火秀,最著名的康巴什区焰火秀,一场上万发,还配以上千架无人机的表演。”



图源:凭什么没有星期八

以至于鄂尔多斯都成了网友口中的“内蒙版拉斯维加斯”。“开在高速上的时候,甚至会产生一种错觉,仿佛是正在进行一场美国硬汉的公路旅行。”



对于游客们来说,鄂尔多斯的豪气,不仅帮他们开拓了旅行的眼界,而且还让他们充分感受到了内蒙人的慷慨好客。

比如“传说中在民国时期耗资一年半财政收入翻新”的郡王府,“顶部由999纯金金箔贴金装饰而成”的伊克敖包,藏宝数万件的鄂尔多斯博物馆……居然都是门票免费。



图源:新疆炒米粉🍝

在连接各个景点的双层观光巴士里,不仅提供免费的咖啡奶茶和果汁,连座椅都是带餐桌的双人沙发,车票却只要一块钱。



图源:小薯麻麻

哪怕是不想租车自驾的省钱党,冬天勇闯鄂尔多斯的门槛也并不高。“一些公交车站甚至被修成了机场休息室,配备免费充电插口、无线WiFi、空调和加热座椅。”

冬天来鄂尔多斯的年轻人,甚至靠买买买也能薅一把羊毛。鄂尔多斯别名“暖城”,这里不仅煤矿资源丰富,而且还盛产羊绒羊毛服饰。“一线城市大商场里标价5000元的毛衣开衫、上万元的大衣,在鄂尔多斯的工厂店、折扣店里,百元就能拿下同款,几乎是游客们人手一件的伴手礼。”



图源:RR穷游记

不过也有人发现,“鄂尔多斯的物价直逼北京上海,两个人在餐厅一顿饭至少花销200多元,甜品小蛋糕也能卖到八九十元一份。”更有隔壁包头、呼市来鄂务工的年轻人表示,“鄂尔多斯挣钱鄂尔多斯花,一分别想带回家。来这里打工,和苦于生活成本的北漂、沪漂们也没啥区别。”

但评论区里的旅行特种兵前辈会提示道:

“和其他城市一样,靠近景区的餐厅自然消费不低,而且鄂尔多斯特色美食,都是单价更贵的牛羊肉,一道大菜标价百元实属正常。”

“最重要的是,鄂尔多斯几乎只有餐饮消费偏高,在景区提供免费门票、免费接送大巴的情况下,来鄂旅行的成本相当于只花在了吃住上。”



在鄂尔多斯的”反向富游“逐渐出圈之后,这里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才最让全网打工人心神向往。



图源:满盘皆是自由星

很多游客发现,在这座广阔的城市中,餐厅的出现率本就不高,而且每家营业时间很可能全凭心情。

“因为鄂尔多斯有自己的午睡文化,下午两点时厨子和服务生们就要下班。甚至有些全国连锁的餐厅,开到鄂区也得遵守当地营业特色。不到饭点,无论堂食外卖你都可能吃不上。”

“每年4月初的时候,鄂尔多斯市东胜区还会发布公告,执行夏季作息时间,中午12点开始午休,下午15点才开始上班。”



来鄂旅行的外省年轻人,更是被当地特色的生活方式,重新调理了一遍身体。

“从早餐开始就是高蛋白高碳水的牛羊肉烧麦和奶茶,每顿饭吃完都全身发热脑袋发晕;一整天在巨大的景区里citywalk,日行万步,消耗体力;到了晚上,夜生活也不多,所以每天不得不到点乖乖睡觉,治好了熬夜的坏习惯。”

Ending:

在不少博主的笔下,鄂尔多斯甚至开始与珠海、昆明等南方城市并列,被封为下一代“最宜居的养老城市”。

“如果能接受物价和偶尔的沙尘,其实完全可以夏住鄂尔多斯,冬天三亚避寒。”

除了传说中的豪奢建筑和得天独厚的物理环境之外,这里能被称为暖城,还因为很暖心。“天黑之后路上人少,但有巡逻车保障居民安全;机场还有工作人员专门帮忙擦干净行李箱,再抬上传送带,码放整齐……”



图源:puppy

尤其是对于计较累了旅行成本的年轻人来说,“以前出门在外总要处处设下心防,但是在鄂尔多斯,你就只管踏踏实实地享受一回吧。”

【今日话题】你去过鄂尔多斯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