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复仇”特朗普:从抛弃经典英文句型开始?(组图)
6Park 时事 3 hours, 15 minutes
2月7日,BBC发布一段7分钟英文视频,介绍10年前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计划如何推动中国走向科技前沿。
中文字幕版标题为:
不只是DeepSeek:《中国制造2025》如何让中国崛起
无字幕版标题为:
DeepSeek, TikTok, Temu: How China is taking the lead in tech
DeepSeek是当下媒体报道热点,BBC把《中国制造2025》十周年与其联系起来,的确是不错的选题。
不少国内自媒体说,BBC“盛赞”“吹捧”中国科技成就,虽略有夸张,但BBC在这7分钟视频中只客观陈述“中国在不少领域走在科技前沿”这一事实,没有习惯性“转话锋”,还是让不少熟悉BBC涉华报道风格的读者感到意外。
媒体圈的读者或许熟悉BBC经典标题句型:
China is getting smarter - but at what cost? (2019)
China brings jobs to Ethiopia but at what cost? (2012)
China's roads win hearts in South Asia - but at a cost (2023)
以“but at what/a cost”句型“转话锋”,是一种“先褒后贬,似褒实贬”的叙事技巧,BBC尤擅此道。
所谓“此地无声胜有声”,BBC制作7分钟视频介绍中国科技进步,基调全是“正向”的,迟迟不见经典转折句,国外网民忍不住留言调侃:
“有人和我一样在等BBC经典转折句‘...but at what cost’吗?”
“这不是我熟悉的BBC...帮我添上那句'but at what cost'......”
有网民把BBC“话风突变”与特朗普上任伊始签署的《重新评估及调整美国对外援助的行政命令》联系在一起,讽刺道:这是BBC的“反叛(rebellion)”“报复(revenge)”......
若非特朗普的“新政”,估计很多网民还不知道,美国政府的对外援助竟也惠及BBC。这就不得不提一下马斯克2月5日转发的一则推文:
与中国政治文化不同,西方主流媒体本能地要与政府保持距离,生怕被打上“state-funded media”标签。所以,马斯克推文里那句“BBC is literally state-funded media”对BBC很有杀伤力。
BBC表示不服,专门发布声明驳斥马斯克,坚称BBC接受美国援助并不影响其采编独立。
不过,BBC的声明在《重新评估及调整美国对外援助的行政命令》的“坦诚”面前显得有些苍白无力。
本号读者不妨去白宫网站读一读行政令全文。第一条“立法宗旨”部分毫不掩饰地承认了一个事实:美国对外援助【在别国宣扬与国家内部及国家之间和谐稳定关系直接相悖的理念,从而破坏世界和平】。
要论算账(calculate costs),BBC大概算不过特朗普。在特朗普看来,美国对外援助代价太大,既不符合美国利益,也破坏世界和平。商人出身的特朗普也许很喜欢BBC经典句型: but at what cost?
中文字幕版标题为:
不只是DeepSeek:《中国制造2025》如何让中国崛起
![](https://cdn.dayu.news/article/202502/11/357125/bd05f976-9bce-48e7-aab6-119a2aaba1c0.png)
无字幕版标题为:
DeepSeek, TikTok, Temu: How China is taking the lead in tech
![](https://cdn.dayu.news/article/202502/11/357125/cbf85422-adc8-450a-98b8-064bffe8051e.png)
DeepSeek是当下媒体报道热点,BBC把《中国制造2025》十周年与其联系起来,的确是不错的选题。
不少国内自媒体说,BBC“盛赞”“吹捧”中国科技成就,虽略有夸张,但BBC在这7分钟视频中只客观陈述“中国在不少领域走在科技前沿”这一事实,没有习惯性“转话锋”,还是让不少熟悉BBC涉华报道风格的读者感到意外。
媒体圈的读者或许熟悉BBC经典标题句型:
China is getting smarter - but at what cost? (2019)
China brings jobs to Ethiopia but at what cost? (2012)
China's roads win hearts in South Asia - but at a cost (2023)
以“but at what/a cost”句型“转话锋”,是一种“先褒后贬,似褒实贬”的叙事技巧,BBC尤擅此道。
所谓“此地无声胜有声”,BBC制作7分钟视频介绍中国科技进步,基调全是“正向”的,迟迟不见经典转折句,国外网民忍不住留言调侃:
“有人和我一样在等BBC经典转折句‘...but at what cost’吗?”
![](https://cdn.dayu.news/article/202502/11/357125/b53d6727-04f4-4d58-8631-2a605d1016b2.png)
“这不是我熟悉的BBC...帮我添上那句'but at what cost'......”
![](https://cdn.dayu.news/article/202502/11/357125/01153cc5-f3f0-4046-8a96-fe8bebdad257.png)
有网民把BBC“话风突变”与特朗普上任伊始签署的《重新评估及调整美国对外援助的行政命令》联系在一起,讽刺道:这是BBC的“反叛(rebellion)”“报复(revenge)”......
![](https://cdn.dayu.news/article/202502/11/357125/baf6e5e7-eca9-4ed9-a98f-6b06de24d14f.png)
![](https://cdn.dayu.news/article/202502/11/357125/e520cb9c-369d-4f03-998f-b8d54f0383ea.png)
若非特朗普的“新政”,估计很多网民还不知道,美国政府的对外援助竟也惠及BBC。这就不得不提一下马斯克2月5日转发的一则推文:
![](https://cdn.dayu.news/article/202502/11/357125/f850f512-92c8-4ac2-aedd-4d0f13841c3c.png)
与中国政治文化不同,西方主流媒体本能地要与政府保持距离,生怕被打上“state-funded media”标签。所以,马斯克推文里那句“BBC is literally state-funded media”对BBC很有杀伤力。
BBC表示不服,专门发布声明驳斥马斯克,坚称BBC接受美国援助并不影响其采编独立。
不过,BBC的声明在《重新评估及调整美国对外援助的行政命令》的“坦诚”面前显得有些苍白无力。
本号读者不妨去白宫网站读一读行政令全文。第一条“立法宗旨”部分毫不掩饰地承认了一个事实:美国对外援助【在别国宣扬与国家内部及国家之间和谐稳定关系直接相悖的理念,从而破坏世界和平】。
![](https://cdn.dayu.news/article/202502/11/357125/f7f23183-315d-4d86-8599-abac9963d3fc.png)
要论算账(calculate costs),BBC大概算不过特朗普。在特朗普看来,美国对外援助代价太大,既不符合美国利益,也破坏世界和平。商人出身的特朗普也许很喜欢BBC经典句型: but at what cost?
Advertisements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