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这么宽?公司通过规章制度限制员工婚恋自由?(组图)

6Park 生活 2 days, 6 hours

上周我们刚写过公司奇葩规定的文章。现在又出了一事。

山东一个生产三聚氰胺的公司,要求单身员工在今年前三个季度内结婚成家,不然将解除劳动合同。



理由是,这是响应国家号召;而且你不结婚生子是不忠不孝不仁不义。



另外,结过婚离异了也不行,必须在公司的时候是结婚的。

看看这文件,斩钉截铁,不留余地。

但从法律上来说,民法典第1046条、《劳动合同法》等都表明,公司不能通过规章制度限制员工的婚恋自由。



从人权上来说,员工不是私企的家奴啊。即使是前现代的封建时期,也没有限时结婚否则辞退的说法。

所以说这规定比封建还奴役。

而且,我想问一下贵公司打算如何奖励到点完成任务的员工,是帮忙支付彩礼,还是给员工买房,还是包分配老公老婆。

最有趣的是,记者去采访了,工作人员留下一句话:公司领导出于好心。



多经典的理由啊。

领导本意是好的,下面执行坏了。



说起来,企业管得太宽的事还不少,以致罗列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打卡

一个公司要求员工一小时一打卡,哪怕你工作业绩突出,稍稍考勤没做到位,就会被开除。



一个公司还查员工的手机定位,这是直接侵犯员工隐私了。



早操

一名自称刚入职43天、连续高强度加班12天的管培生爆料,仅仅因拒绝公司组织的周末10公里跑步活动而被辞退。



如厕

最近佛山一家公司要求员工按照《黄帝内经》说的方式上厕所,包括小号上厕所不能超过2分钟;11:30-12:00期间,谁都不能去卫生间,等等。



有的公司为了对员工围追堵截,在厕所里装了摄像头,把员工蹲坑网玩手机抽烟的画面拍的一清二楚。



有的大厂在厕所放一块屏幕,显示使用者如厕时间,精确到秒。

由于时间紧张,有员工无奈只好把大便拉在小便池里。



深刻领会董事长讲话

本来这是基本要求,毕竟董事长给员工发钱了,而且“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

但有的企业还是玩过度了。

一个央企要求全员背诵董事长“金句”,学习、打卡、还得闭卷考试。



更绝的正是我们上周写的文章。

在DeepSeek深入人心的当下,一个环保企业要求员工围绕年会董事长讲话及公司管理规定等撰写总结,结果有人多写字被罚7000元。



转赞评公司短视频

不少网友爆料,不给自家公司的抖音、视频号点赞是要扣钱的。



严重点的还要开除。

好在不转发、被罚1万并开除的员工,最后获赔5万元了。



看来要用法律来治治不懂法的公司。

不能用微信

有的公司对于私聊微信的处罚,是一次罚款100元/人。



工作中不能用微信还算好的。

深燃报道过“打工人没有手机自由”,不是流水线上的白领表示:

“我们的手机被要求放在指定位置上,下班才能拿走。如果想要使用,需要向主管报备,然后层层审批,总之,流程十分繁琐。”

问题来了,家人有急事找怎么办呢?

难道这家公司潜意识认为员工像自己一样可以没有家人?

请不了丧假

爷爷去世不能请丧假,只能请年假或事假,而事假就只有一天。



奇葩罚款

哺乳期员工要写心得,抄错一个字要被罚50元;



天气热穿短裤上班的员工被“乐捐”50元。



聊天不及时、备注不规范、朋友圈漏发,都可能被罚。



不在规定时间生育

到了这里还是要呼应最开头的新闻。

2015年,河南一单位规定,女工不按规定时间怀孕罚千元。



2019年,山东电视文旅频道发了一个短视频,里面杨女士吐槽,自己未按公司规定时间表生孩子被罚款了。



凡此种种,颇为荒诞。

很多网友想不明白,怎么21世纪有的员工,还要像远古穴居人一样,每天跟毒蛇猛兽作搏斗呢。

好在这些现象本身就是极少数的,事发后也基本得到有效遏制。

毕竟大家都知道什么是正能量,什么不是。



这时候总有人说,这是夸大其词,打工人在过度放大自己的情绪,中国企业管理水平没那么差,欧美那些也没那么好。

存在即合理啊。



他们也并非没有依据。

比如可以找到这样的新闻。

问,为什么单位要处理不按时间表生二胎的员工;

答,因为单位一共25个人,其中17个都是育龄妇女,“要是都生孩子了,单位可就没法运转了。”



但困难归困难,法律是法律。

无论怎么样,员工不是家奴,他们不应该承担你的困难;你制定的规章制度也早已有违法嫌疑。

但这些还不是问题的关键。

因为不少案例表明。

一个公司严抓考勤制度、严查报销制度、鼓励同事揭发的时候,就是它快倒闭的时候。



知乎一个热门回答说:为什么中国企业几乎没有输出先进的管理理论?

里面几乎一边倒地批评中国民企管理粗暴,大多处于前现代水平。

一个重要原因是:很多公司没有边界感。

有一些公司领导,非得扮演大家长,什么事都想管。

周末让人狂加班;不经员工同意选择最折腾人的团建;催婚催孕,害怕你拖国家生育率的后腿;生病手术了,还不让休养……



事实上,领导并不是大家的家长,  而且即使付了高薪,企业也没权利去干涉私人生活。

更何况越是高薪公司,管得越松,他们不介意员工上班摸鱼,也不会制造突破边界感的事。

那普通人怎么办呢,总不至于一直逆来顺受吧?

有的人就用2个微信号。

下班切换账号,对于那些不打电话的信息一概不管。



有的00后则直接整顿职场。也因此出现了很多梗。



说到这里,我把这个问题抛给DeepSeek,它说:



在结尾处,它更是表示:

这类现象本质是资本权力与个体权利的博弈,需通过法律完善、工会改革和公众监督形成制衡。员工可保存证据通过劳动仲裁维权,企业则应重新审视:管理的终极目标究竟是控制人,还是激发人?

非常正确的一个回答,不是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