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劳累!每一次熬夜,其实都是在消耗身体的气血(组图)
大鱼新闻 健康 20 hours, 35 minutes
熬夜后为什么全身不舒服?
很多人觉得这种不适只是因为过度劳累,其实这可能是气血被“掏空”的征兆。
《生命时报》邀请专家解读,教你把耗掉的气血补回来。
长期熬夜、晚睡消耗气血
龙江名医、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病四科主任医师徐京育在接受《生命时报》采访时表示,气血的损耗其实是在不经意中发生的,经常熬夜,这种行为就是在“挖空”身体的气血库。
晚睡或熬夜会扰乱人体原有的平衡状态,引发各种疾病,《黄帝内经》就有“夜不得寐,则心腹为之痛”的记载。
在中医看来,长期晚睡熬夜,暗耗心血、损伤脾气,可能导致心神失养、脾失健运、气血亏虚。
此外,专家提醒,经常久坐、过度减肥、暴饮暴食等也容易损耗气血。
补气血是有顺序的
耗掉的气血怎么补回来?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妇科主任医师胥丽霞表示,调补气血时要讲究顺序。
第一步:健脾
调补气血最重要的在于调和脾胃。如果脾运化转输的功能和胃消化吸收的功能失常,就无法将五谷杂粮转化为身体所需营养,直接影响气血。
比如气短懒言、倦怠乏力、面色萎黄、头晕目眩等,女性出现月经过少等,都可能是脾胃虚弱的表现。
第二步:祛湿
健脾和胃固然重要,祛湿也同样关键。
湿分为内湿和外湿:外湿多源于久居湿气重的地方、淋雨涉水等;内湿则是饮食不节、劳倦过度等造成的。
第三步:疏肝
在维持气血正常运行方面,肝和脾是相辅相成的。如果肝脾失和,就会造成气血失调。
做好8件事,有效补回气血
根据上述顺序,如何把耗掉的气血补回来?
敲打脾经
坐姿、站姿均可,用手从小腿内侧近脚一端慢慢向上敲打至大腿内侧、腹部,两腿交替,每侧5~10次。
上午9~11点是脾胃、大肠经当令,此时敲打效果更佳。
按揉足三里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常按揉可强健脾胃。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一横指处。
有条件的情况下,可每周艾灸一次足三里,每次15分钟左右。
远离潮湿环境
洗澡洗头后要充分擦干,头发还湿着时不要直接入睡。淋雨后及时更换衣物、鞋子。
天气状况良好时,注意及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有效流动。
饮食清淡温补
不要暴饮暴食,远离太油腻的食物。
少吃寒凉、生冷食物,茯苓、陈皮、红枣等都是不错的“温补”健脾食材。
尽量别熬夜
丑时(凌晨1~3点)肝经当令,养肝疏肝正当时,因此最晚子时(晚上11点~凌晨1点)就该入睡了。
坚持常泡脚
泡脚是调整气虚血虚和体寒等问题的好方法,长期坚持泡脚有助补气血。一般情况下,泡脚泡到全身发热、微微出汗即可。
尤其对于血虚的人来说,坚持泡脚可以改善血液循环。
学会调整心情
心情愉悦有助肝气顺畅运行,可通过冥想、听音乐等方式放松心情,避免情绪过激和压力过大。
留出时间运动
人只有在不断运动中,才能让经络处于疏通状态,令体内的血管保持弹性,让气血运行更通畅。
最好每天给自己留下足够的运动时间,半小时左右,每周坚持四五次。▲
很多人觉得这种不适只是因为过度劳累,其实这可能是气血被“掏空”的征兆。

《生命时报》邀请专家解读,教你把耗掉的气血补回来。
长期熬夜、晚睡消耗气血
龙江名医、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病四科主任医师徐京育在接受《生命时报》采访时表示,气血的损耗其实是在不经意中发生的,经常熬夜,这种行为就是在“挖空”身体的气血库。
晚睡或熬夜会扰乱人体原有的平衡状态,引发各种疾病,《黄帝内经》就有“夜不得寐,则心腹为之痛”的记载。

在中医看来,长期晚睡熬夜,暗耗心血、损伤脾气,可能导致心神失养、脾失健运、气血亏虚。
此外,专家提醒,经常久坐、过度减肥、暴饮暴食等也容易损耗气血。
补气血是有顺序的
耗掉的气血怎么补回来?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妇科主任医师胥丽霞表示,调补气血时要讲究顺序。
第一步:健脾
调补气血最重要的在于调和脾胃。如果脾运化转输的功能和胃消化吸收的功能失常,就无法将五谷杂粮转化为身体所需营养,直接影响气血。
比如气短懒言、倦怠乏力、面色萎黄、头晕目眩等,女性出现月经过少等,都可能是脾胃虚弱的表现。
第二步:祛湿
健脾和胃固然重要,祛湿也同样关键。

湿分为内湿和外湿:外湿多源于久居湿气重的地方、淋雨涉水等;内湿则是饮食不节、劳倦过度等造成的。
第三步:疏肝
在维持气血正常运行方面,肝和脾是相辅相成的。如果肝脾失和,就会造成气血失调。
做好8件事,有效补回气血
根据上述顺序,如何把耗掉的气血补回来?
敲打脾经
坐姿、站姿均可,用手从小腿内侧近脚一端慢慢向上敲打至大腿内侧、腹部,两腿交替,每侧5~10次。
上午9~11点是脾胃、大肠经当令,此时敲打效果更佳。
按揉足三里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常按揉可强健脾胃。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一横指处。

有条件的情况下,可每周艾灸一次足三里,每次15分钟左右。
远离潮湿环境
洗澡洗头后要充分擦干,头发还湿着时不要直接入睡。淋雨后及时更换衣物、鞋子。
天气状况良好时,注意及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有效流动。
饮食清淡温补
不要暴饮暴食,远离太油腻的食物。
少吃寒凉、生冷食物,茯苓、陈皮、红枣等都是不错的“温补”健脾食材。
尽量别熬夜
丑时(凌晨1~3点)肝经当令,养肝疏肝正当时,因此最晚子时(晚上11点~凌晨1点)就该入睡了。
坚持常泡脚
泡脚是调整气虚血虚和体寒等问题的好方法,长期坚持泡脚有助补气血。一般情况下,泡脚泡到全身发热、微微出汗即可。

尤其对于血虚的人来说,坚持泡脚可以改善血液循环。
学会调整心情
心情愉悦有助肝气顺畅运行,可通过冥想、听音乐等方式放松心情,避免情绪过激和压力过大。
留出时间运动
人只有在不断运动中,才能让经络处于疏通状态,令体内的血管保持弹性,让气血运行更通畅。
最好每天给自己留下足够的运动时间,半小时左右,每周坚持四五次。▲
Advertisements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