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计算:平台给骑手缴社保 外卖到底涨价多少?(组图)

6Park 生活 15 hours, 37 minutes




2月19日上午10点,以“高端电商巨头”的身份高调杀入餐饮外卖的京东宣布,从3月1日起为全职外卖骑手缴纳社保,同时为兼职骑手缴纳意外险。同一天下午5点,美团也随即宣布,从今年第2季度开始,启动为“全职及稳定兼职骑手缴纳社保”的试点工作。

继京东和美团之后,饿了么也在2月20称,已经从2023年起在全国7个省市启动骑手缴纳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并将在更多省市推进。

京东的初步方案是,新建外卖全职骑手团队,首批人数可能只有万余人,目前正在从事配送工作的130万京东外卖骑手并不纳入新的社保方案。

美团的声明则指出,它从2022年开始就在人社部指导下率先启动了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迄今已出资14亿元,为7个试点省市的全职骑手缴纳了职业伤害保费,未来将进一步覆盖所有省市所有骑手,目前正在搭建骑手社保相关的信息系统,预计2025年二季度开始实施,逐步为全职及稳定兼职骑手缴纳社保。

平台为外卖骑手缴纳社保,应该说是一个进步,但是人们也不禁担忧:平台为骑手缴纳社保,会不会使外卖变得更贵?

为骑手缴纳社保必然会增加平台的运营成本,外卖平台骑手的数量动辄以百万计,社保费用可不是一个小数字,平台能不能消化呢?

美团是上市公司,相对来说比较透明,不妨以美团为例来说明。



基于现有假设计算,外卖涨价不到1元/单

由于现在仍然处于“准备开展试点”的阶段,美团每年为骑手缴纳的社保费用的准确数字,可能要等上好几年才能看到。但是大概的数字还是可以估算一下的。

第一步,估计美团要为多少骑手缴纳社保。

根据美团研究院的数据,截止2023年底,通过在美团平台接单配送外卖获得收入的骑手共有745万人,其中高频接单骑手(全年接单天数在260天以上)占到了总骑手的11%,大约有81.95万人;低频接单骑手(全年累计接单天数为30至260天)占41%;其余为业余骑手(全年接单天数低于30天),占比大约为48%。

从美团目前透露的计划来看,它将为“全职及稳定兼职骑手缴纳社保”,这就是说,它将为上面说的“高频接单骑手”缴纳社保,共有81.95万人。



第二步,估计美团要为每个骑手缴纳多少社保费用。

《关于规范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险中心函【2006】60号文件)规定,职工的社保缴费基数一般是按职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或个人上月工资)确定,下限为各地规定的最低缴费基数(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60%),上限为各地规定的最高缴费基数(当地社平工资的300%)。

根据美团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美团高线城市高频骑手月均收入区间为7629元至10865元,低线城市高频骑手月均收入区间为5720元至7803元。平均月入过万的美团骑手,主要集中在北上广深地区。

一般推测,美团可能会按骑手所在地的社保最低缴纳基数来缴纳社保。由于各个省市的社保最低缴纳基数是不一样的,而且也不能直接统计其平均水平,因此只能根据某个假设水平来估计。

‌2024年全国社保最低缴纳基数最低的省份是河南,为每月3756元;最高为上海,为每月7394元;大部分省份集中在4000元至5000元之间。

为了便于计算,假设美团全国平均的社保缴纳基数为每月为4500元。

各项社会保险费用,即“五险一金”的缴纳比例,在全国范围内也不统一。养老保险缴纳比例最高,为缴纳基数的16-22%,其次是医疗保险,为8-10%,其余失业险、工伤险和生育险占比为1.2-4.9%。住房公积金的缴纳比例为缴纳基数的5-12%。

但是,美团也不一定会为全职骑手缴纳全部五险一金。因此还得做出进一步的假设。

目前,美团已经为部分外卖骑手缴纳了“职业伤害保费”,因此保守的假设是,美团未来会为81.95万满足条件的高频接单骑手缴纳医疗保险、失业险、工伤险和生育险(为便于计算,满足条件的骑手人数按82万人计算,并假设这四项保险合计为缴纳基数的12%);而乐观的假设是为高频接单骑手缴纳全部五险一金(假设五险合计为缴纳基数的30%,住房公积金为缴纳基数的5%);中间的假设是缴纳五险,但不缴纳住房公积金。

在这三种假设情景下,分别估算的全年社保成本如下:

假设情景一(五险一金全部缴纳):满足条件的高频接单骑手82万人×最低缴纳基数4500元/月×(五险30%加上公积金5%,合计35%)×12个月=154.98亿元

假设情景二(缴纳五险,住房公积金不缴纳):满足条件的高频接单骑手82万人×最低缴纳基数4500元/月×五险30%×12个月=132.84亿元

假设情景三(缴纳医疗保险、失业险、工伤险和生育险):满足条件的高频接单骑手82万人×最低缴纳基数4500元/月×四险12%×12个月=53.136亿元



2024年,美团的订单总数大约为220亿单,那么在这三种假设情景下,每一单的成本(单均成本)将分别增加:154.98亿元/220亿单=0.70元/单、132.84亿元/220亿单=0.60元/单,以及53.136亿元/220亿单=0.24元/单。

所以,如果美团缴纳社保但是外卖不涨价,根据美团年报,2023年美团单均毛利为1.5元/单,那么每单利润在这三种假设情景下分别减少了一半左右、三分之一多和近六分之一。

换个角度,美团2023年总营收为2767亿元,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为138.56亿元,那么在假设情景一的情况下将直接出现亏损,在假设情景二下勉强盈利。

除了为“全职及稳定兼职骑手”投保外,美团还要为“所有省市所有骑手”交职业伤害保费。

上面的计算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个“假设”,也许不能过于当真。但是有一点是明确的,无论怎么计算,仅是为全职骑手缴纳社保,美团每年至少要增加几十亿、上百亿的成本(上面的假设情景二,也许是可能性最大的)。

除了要注意这些假设之外,还有一个定义更加重要,那就是美团所说的“全职及稳定兼职骑手”到底包括了哪些骑手。

根据中国的有关劳动法规,现在中国一年的工作日为248天左右(不同年份会有一两天的差异),而上面在计算时是根据美团研究院所提供的“高频接单骑手”的人数来进行的。

美团研究院对“高频接单骑手”的定义是,“全年接单天数在260天以上”的骑手。如果把接单视为“工作”,那么260天与248天显然有一定差距。但是,美团没有提供“全年接单天数在248天以上”的骑手的数据。

美团还表示,从2022年开始,它已出资14亿元,为7个试点省市的全职骑手缴纳了职业伤害保费,未来将进一步覆盖所有省市所有骑手。

尽管它没有说明“7个试点省市的全职骑手”到底有多少人,也没有明确公开过“全职骑手”的总人数,但是可以估计,“7个试点省市的全职骑手”从2022年开始的职业伤害保费为14亿元这个事实,意味着如果它兑现承诺,将缴纳职业伤害保费“覆盖所有省市所有骑手”的话,每年需要付出几十亿元的保费。请注意,“覆盖所有省市所有骑手”,指的应当是除了82万“高频接单骑手”之外的大约700万骑手。

因此,在上一节估算的那些社保费用之外,还得加上这一笔费用。

当然,由于美团每年的订单数量达到了200多亿,所有社保费用平摊到每一个订单上并不特别吓人。



美团的规模效应急剧放大,竞争对手会难受

上面的计算表明,在为骑手缴纳社保之后,美团的单均成本的增幅应该可以控制在1元之内。因此,即便美团把这些成本全部都转嫁给消费者,也不会导致外卖的价格特别明显地上升。

为了简单起见,假设社保费用导致成本上升每单1元,再假设这些成本由美团承担一半,那么美团每单利润将下降0.5元。



从美团当前的盈利水平来看,它是可以承担这个成本上升的,但是,对它的竞争对手来说,包括饿了么,以及京东,却是难以承受的。

在京东进入之前,外卖市场的市场占有率为美团占70%、饿了么占30%。但是美团已经实现盈利,而饿了么始终未能盈利。

这就是说,即便是在平台无需承担骑手的社保费用之前,哪怕像饿了么那样已经占到了30%也仍然无法盈利。这一方面说明外卖市场的规模经济效应比电商市场更加突出,另一方面也说明美团的护城河非常稳固。

在为骑手缴纳社保之后,饿了么的亏损可能会更严重。而对于新进入者来说,需要为骑手缴纳社保,这也会放大它们对美团的规模经济劣势。

事实上,这一次虽然是京东先提出了“为骑手缴纳社保”的口号,但是它实际上的承诺其实比美团谨慎得多,这本身就可以说明不少问题了(饿了么则比京东还谨慎)。因为京东给出的初步方案是,新建外卖全职骑手团队,首批人数可能只有万余人,目前正在街上配送的130万京东外卖骑手并不纳入新的社保方案。也就是说,美团承诺投保的骑手占到了全部骑手的十分之一多,而京东只占到了百分之一左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