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清仓大甩卖” 彻底撕开美式霸权底裤(组图)
6Park 时事 4 hours, 20 minutes
从“星链断网”到“稀土勒索”,从军援到矿权,美国对盟友的算计,终于连遮羞布都不要了,特朗普的“资源收割机”,将如何碾碎国际规则?2025年2月22日,特朗普在保守派政治行动会议上,甩出一份“乌克兰资源收割清单”:稀土、石油、矿产……更是说出了经典的那句话,“这不是援助,是交易”!
届时,基辅的冬夜零下15度,泽连斯基的办公室,却因一通电话热得发烫,美国特使凯斯·凯洛格的声音从听筒传来:“签下矿产协议,否则48小时后‘星链’信号消失”。
要知道,乌军前线70%的无人机作战,依赖的都是星链定位,一旦信号消失,前线无人机将集体失联,本是乌军对抗俄罗斯的“眼睛”,如今却沦为谈判桌上的勒索工具。特朗普的谈判代表甚至懒得修饰语言:“要么签字,要么回到中世纪通信时代”。
那美国说的“矿产协议”是什么样的?根据最新草案,美国将成立一家由其100%控股的商业基金,直接掌控乌克兰价值数千亿美元的稀土、锂矿和石油开采权。
这什么概念?仅顿巴斯地区的稀土储量估值就超2000亿美元,而美国对乌军事援助累计不过450亿,这哪里是“收回成本”?分明是借战争危机收割战略资源的“十倍暴利”,用美媒的话说:“这相当于用一袋面包,换走别人的金矿。”
这还不够,资源背后揭示的矛盾更为尖锐,美国要求的稀土资源中,90%集中于乌东冲突区,开采需俄乌停火为前提,这不就是逼迫乌克兰在“割让资源”与“延续战争”间二选一嘛。
这种“债务催收式外交”,与19世纪殖民者用炮舰逼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何其相似?稍微有点区别的点,在于现代霸权已从坚船利炮,升级成了科技霸权。
当“人权卫士”变身“资源猎手”,所谓“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就成了笑话。自2024年大选以来,特朗普团队将“美国优先”推向极端,从强征墨西哥关税到威胁退出北约,从拍卖加沙地皮到如今的乌克兰资源收割。
其核心策略可概括为“生意人治国四部曲”:1、将地缘政治简化为资产负债表;2、把国际盟友降级为商业客户;3、用短期利益置换长期信誉;4、以霸权工具实现超额收益。
这种“政治达尔文主义”,正在瓦解二战后的国际秩序根基,然而,国际社会的沉默,“震耳欲聋”,欧盟一边批评特朗普“违背价值观”,一边悄悄与刚果(金)签订钴矿协议;俄罗斯嘲讽美国“新殖民主义”,却加速收购中亚铀矿;日本韩国紧急召开稀土供应链会议…
“弱肉强食,适者生存”,在这场资源争夺战中,没有国家是清白者。当超级大国把“保护”标上价码,弱者的选择只剩“被哪把镰刀收割”,乌克兰的困境,道尽小国在大国博弈中的悲凉。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1980年代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控制欧洲工业命脉,2023年用“芯片法案”锁死东亚技术升级,如今对乌克兰的“矿产协议”。1953年,美国中情局推翻伊朗民选政府,换取英伊石油公司利益;2025年,白宫用“星链”要挟乌克兰贱卖资源。
不同的是,当年的殖民者,还需遮掩血渍,如今的霸权,早已撕掉伪装。当特朗普以“收回投资”为名,将盟友的国土化作资源提款机时,那些国际规则、援助协议,已然成了一张写满“弱肉强食”的现代殖民契约。
“星链”信号随着霸权逻辑闪烁明灭,我们终于看清,所谓“美国梦”,不过是把全世界的资源装进自己口袋时,硬币碰撞的清脆响声。
届时,基辅的冬夜零下15度,泽连斯基的办公室,却因一通电话热得发烫,美国特使凯斯·凯洛格的声音从听筒传来:“签下矿产协议,否则48小时后‘星链’信号消失”。

要知道,乌军前线70%的无人机作战,依赖的都是星链定位,一旦信号消失,前线无人机将集体失联,本是乌军对抗俄罗斯的“眼睛”,如今却沦为谈判桌上的勒索工具。特朗普的谈判代表甚至懒得修饰语言:“要么签字,要么回到中世纪通信时代”。
那美国说的“矿产协议”是什么样的?根据最新草案,美国将成立一家由其100%控股的商业基金,直接掌控乌克兰价值数千亿美元的稀土、锂矿和石油开采权。
这什么概念?仅顿巴斯地区的稀土储量估值就超2000亿美元,而美国对乌军事援助累计不过450亿,这哪里是“收回成本”?分明是借战争危机收割战略资源的“十倍暴利”,用美媒的话说:“这相当于用一袋面包,换走别人的金矿。”

这还不够,资源背后揭示的矛盾更为尖锐,美国要求的稀土资源中,90%集中于乌东冲突区,开采需俄乌停火为前提,这不就是逼迫乌克兰在“割让资源”与“延续战争”间二选一嘛。
这种“债务催收式外交”,与19世纪殖民者用炮舰逼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何其相似?稍微有点区别的点,在于现代霸权已从坚船利炮,升级成了科技霸权。
当“人权卫士”变身“资源猎手”,所谓“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就成了笑话。自2024年大选以来,特朗普团队将“美国优先”推向极端,从强征墨西哥关税到威胁退出北约,从拍卖加沙地皮到如今的乌克兰资源收割。

其核心策略可概括为“生意人治国四部曲”:1、将地缘政治简化为资产负债表;2、把国际盟友降级为商业客户;3、用短期利益置换长期信誉;4、以霸权工具实现超额收益。
这种“政治达尔文主义”,正在瓦解二战后的国际秩序根基,然而,国际社会的沉默,“震耳欲聋”,欧盟一边批评特朗普“违背价值观”,一边悄悄与刚果(金)签订钴矿协议;俄罗斯嘲讽美国“新殖民主义”,却加速收购中亚铀矿;日本韩国紧急召开稀土供应链会议…
“弱肉强食,适者生存”,在这场资源争夺战中,没有国家是清白者。当超级大国把“保护”标上价码,弱者的选择只剩“被哪把镰刀收割”,乌克兰的困境,道尽小国在大国博弈中的悲凉。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1980年代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控制欧洲工业命脉,2023年用“芯片法案”锁死东亚技术升级,如今对乌克兰的“矿产协议”。1953年,美国中情局推翻伊朗民选政府,换取英伊石油公司利益;2025年,白宫用“星链”要挟乌克兰贱卖资源。
不同的是,当年的殖民者,还需遮掩血渍,如今的霸权,早已撕掉伪装。当特朗普以“收回投资”为名,将盟友的国土化作资源提款机时,那些国际规则、援助协议,已然成了一张写满“弱肉强食”的现代殖民契约。
“星链”信号随着霸权逻辑闪烁明灭,我们终于看清,所谓“美国梦”,不过是把全世界的资源装进自己口袋时,硬币碰撞的清脆响声。
Advertisements
相关新闻